[发明专利]内置阀门的花朵状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126.6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珮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珮江 |
主分类号: | F16K13/00 | 分类号: | F16K13/00;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4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阀门 花朵 水龙头 | ||
1.所述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防止被污染的水龙头,其使用过程犹如将花朵打开的过程,当“花”盛开时,水从管道中流出,当“花”关起时,水流停止。这种发明不仅外表美观,而且能够防止人和动物的唾沫污染以及灰尘的污染。
2.背景技术:
饮用水水龙头容易被污染,现在有的方法是在出水嘴上方延长一段阻挡物,但是仍不能阻止人嘴巴的接触以及动物嘴巴的接触。人只要换一个角度就可以让嘴巴接触到出水嘴,更有人让宠物对着水龙头喝水,这些都会污染水龙头。此外在水龙头闲置的时候出水嘴也容易有灰尘污染。
3.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1.现有的饮用水水龙头无法阻止人或动物直接接触到出水嘴,这严重妨碍了水龙头的使用。
2.已知的水龙头的开关都是通过按按扭或者旋转某个装置来实现的,实际上开关完全可以被内嵌在水龙头的内部,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问题1,本发明在水龙头的出水嘴附近设置了花朵形状的挡板,由于花朵状的挡板占有一定的体积,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花朵的开放以及收缩,可以有效地防止人或动物接触到出水嘴。在闲置时,花朵状挡板[3]闭合,阻挡污染物。
为了解决问题2,在水龙头的管道内部设置有阀门,在水龙头主杆包围有一个“握手”,此握手可以沿着水龙头杆上下移动,此握手直接控制管道内部的阀门,当握手向下移动时,阀门也打开,水可以流出,当握手向上移动时,阀门关上,水流被堵住。
同时握手也被用来解决问题1,握手通过连接物与花朵状挡板[3]相连接,当握手向下移动时,挡板被打开,使得水可以流出,反之则水流被堵住。
有益效果:该发明成本低,可以防止出水嘴被人或动物污染,同时也可以在闲置的时候免于灰尘的污染。此发明同时引入了水龙头开关的新思维,即开关可以内嵌于水龙头的内部。最后,此发明创造了一种新是水龙头的外观,使用水龙头的过程就如花朵盛开的过程,使得生活的细节中更有美感,人们在使用水龙头时候会更加愉快。
4.附图说明:
[1]为通水管。
[2]为握手。
[3]为花朵状挡板。
[4],[5]为管道。
[6]为出水嘴。
[7]为[5]底端的挡板。
[8]为设置在[5]顶端下方一段距离的挡板。
[9]为[2]内部挖去的贯穿[2]的立方体。
[10]为[9]的2条斜边,即为将[2]套在[5]上时[9]的与[5]呈一定角度的两条边。
[11]为[5]的孔。
[12]为[11]在外表面的孔。
[13]为[11]在[5]内壁的孔,其面积大于[12]。
[14]为[2]下方的弹簧。
[15]为控制水流的伸缩装置,可以简称阀门。
[16]为[15]的一部分,是一个按扭
[17]为[15]的一部分,是一个弹簧
[18]为[15]的一部分,是一个活动杆
[19]为按扭[16]的斜边。
[20]为杆[18]的一部分。
[21]为杆[18]的一部分,比[20]粗。
PLANE1为[5]顶面。
PLANE2为PLANE1延伸出来的平面。
PLANE3=PLANE2-PLANE1
图1为水龙头闲置时的立体图,其内部结构用虚线描绘。
图2为水龙头闲置时的立体图,只画出了其外部结构。
图3为水龙头闲置时的平面图。
图4为“4花瓣”水龙头使用时的立体图,其内部结构用虚线描绘。
图5为“4花瓣”水龙头使用时的立体图,只画出了其外部结构。
图6为“4花瓣”水龙头使用时的平面图。
图7为握手[2]的第一种构造。使用时握手[2]应套在[5]上,其放置角度也与图7不同。
图8为握手[2]的第二种构造。使用时握手[2]应套在[5]上,其放置角度也与图8不同。
图9为握手[2]的第一种构造的平面图。
图10为握手[2]的第二种构造的平面图。
图11为水龙头的按扭[16]在没有受到[2]的作用时仍然能够通过[2]的顶端的示意图。
图12为[5]的截面图。
图13为阀门[15]未按照规定设计时会出现的错误的示意图,此时[21]完全脱离[5]的内壁,导致漏水。
图14为PLANE1和PLANE3的分布关系
图15为PLANE1和PLANE3上的点和线的分布。
5.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珮江,未经王珮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广告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同位素锌-70的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