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鳍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806.8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器之鳍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功能也越来越集中,如何提高散热器的导热性能,也随之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因为制程及行业中的安规标准,散热模块之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必须要小于1.00mm,否则便会带来一定的安全性问题,但是间隙过细,对于系统散热产生严重阻抗而影响到散热模块的散热效能。所以怎么在提高散热模块散热效能的同时又能够兼而符合制程及行业安规标准,成为有待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提高散热模块的散热能力,又兼顾了行业安规标准和制程的散热鳍片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散热鳍片结构,该鳍片包括一本体,其自本体两端分别弯折延伸有一弯折部,且在该弯折部之间并自本体处凸出设置一条状的凸出部,该凸出部与鳍片本体之间为一呈开口状的导流口,又,在该凸出部的两端处的弯折部上分别凸出设置并呈一定角度延伸而出一挡部。
通过上述结构,即使在增加散热模块之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达到或者超过1.0mm以减少散热产生的阻抗,从而来提高散热模块的散热效能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因为鳍片之间的间距过大而造成一些外物质进入到模块中;并且,该结构中挡部的设置亦增大了气流于鳍片间的接触面积,有能效的带走鳍片上所传导的热能,亦达到提高散热模块的散热效果,其结构简单,实现容易,是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所述的散热鳍片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该散热模块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并以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散热鳍片之结构和特点。
如图1中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散热鳍片结构的侧视图。其中,该鳍片结构中,所述鳍片10包括一本体1010,自该本体1010两端分别弯折延伸而出一弯折部1011,该弯折部1011接触并焊接设置于散热模块(图中未示);又,在该弯折部1011且在该本体1010位置处凸出设置一凸出部1012,该凸出部1012与本体1010间设有一呈开口状的导流口1013。
另外,见图1,本发明所述鳍片结构中且在该弯折部1011上分别凸出设置并延伸而出一挡部1014,且该挡部1014为呈任意角度自弯折部1011延伸而出。
结合图2,本发明所述的散热鳍片10为焊接的方式平行等间距设置于散热模块之框架20中。风扇21吹出去的气流从鳍片10间通过时不光接触于鳍片10本体1010,同时亦还直接作用在凸出部1012上,从而快速有效的将其上所传导的热能带走,因此,有效的快速带走该处鳍片10上所传导的热能。
此外,且该设置于鳍片10的弯折部1011之挡部亦增加气流与鳍片10的接触面积,同样亦可有效而快速的带走该挡部1014上之所传导的热能,结合该上述之结构从而提升散热模块效能。
再者,对于散热模块,结合本发明所述鳍片结构,可以增加鳍片10之间间距来达到热量的传导,提升散热模块之散热性能,且同时在该种情况下,由于弯折部1011之挡部1014的设置,其为设置于弯折部1011与凸出部1012间,使得该弯折部1011与凸出部1012之间的间隙变窄,从而可避免因弯折部1011与凸出部1012之间的间隙过大而造成外物质进入散热模块中,既而可符合业内之安规标准又具有制程的可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