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顶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7014.2 | 申请日: | 200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顶出装置,尤指一种塑料模具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塑胶产品不断的发展,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表面平整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对塑胶成型模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业界所用的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成型系统、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顶出装置等,其中顶出装置设有若干单独的顶出装置,为了产品顶出时受力均衡,防止产品变形,保证产品的表面平整度,通常采用增加顶出装置方法使产品顶出时受力均匀,防止产品顶出时发生变形;而且,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信号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上端子孔的密度越来越高,为了使产品能顺利顶出,塑胶成型模具上必需设置大量顶针,然而,传统顶针各自单独的组装于模具上,当顶针过多时,将顶针组装于模具上需消耗大量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模具顶出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方便组装于模具上的顶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顶出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模块及位于第一、二模块间的第一顶出件,第一顶出件设有若干顶出部,在顶出部间设有若干的让位槽,在所述模块间另设有若干抵持块,抵持块穿过让位槽使模块之间相互抵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在顶出件上设置若干顶出部,顶出部间设有让位槽,在第一及第二模块间还设有穿过让位槽的抵持块,该抵持块与让位槽相配合,以控制顶出件的顶出量;由于顶出部一体设于顶出件上,可有效提高顶出装置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具顶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模具顶出装置第一及、二顶出件及第二模块的组装图;
图3是本发明模具顶出装置第一顶出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模具顶出装置第二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模具顶出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模具顶出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模具顶出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述模具顶出装置用于塑胶件成型时产品的顶出,其包括第一、第二模块10、20及设于第一及第二模块间的顶出件,该顶出件包括第一及第二两顶出件30、40,第二顶出件40组设于第一顶出件30。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第一顶出件30为可在第二顶出件40的推动下在顶出方向A上滑动片状板件,其设有一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靠近产品一端设有若干顶出部32,其一体的组设于第一顶出件的主体部31上,所述顶出部32为由主体部31向外延伸的杆件,在杆件间形成若干第一让位槽33;同时第一顶出件主体部31上还设有第二让位槽34;且第二顶出件可通过各种方式组设于第一顶出件上,第一及第二顶出件30、40间设置干涉部,通过干涉实现第一及第二顶出件30、40的相互配合。当然,也可如图6所示,在第一顶出件30上设置卡槽36而在第二顶出件40上有与卡槽36相配合的卡扣部46,或如图7所示,在第一顶出件两侧设有凹陷部38,所述第二顶出件40上设有与凹陷部38配合的勾卡部48。
请参阅图3至图5,第二模块20层迭于第一顶出件30下,其设有第一及第二抵持块21、22,其中第一及第二抵持模块21、22也可设置于第一模块10或同时设置于第一及第二模块10、20上,所述第一及第二抵持块21、22与第一顶出件30的第一及第二让位槽33、34对应设置,第一及第二抵持块21、22分别穿过相应的第一及第二让位槽33、34,且第一及第二让位槽33、34的长度较第一及第二抵持块21、22长。由于第一顶出件30可在第二顶出件40的推动下在顶出方向A上滑动,当第一顶出件30相对于第二模块20滑动时,第一及第二让位槽33、34也相对于第一及第二抵持块21、22滑动,当第一及第二抵持块21、22抵持于第一及第二让位槽33、34一侧时,第一顶出件30停止滑动,通过控制第一顶出件30在第一及第二模块间10、20的滑动量以控制顶出部32的顶出量。
第一顶出件主体部31另一端还设有可抵持于第二模块20上的挡止部35,第二模块20上设有一挡止壁23,当第一顶出件30向后滑动时,挡抵部35可抵持于挡止壁23上,控制第一顶出件30完成顶出后复原时向后的滑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