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清净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7232.6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怀;陈弈霖;范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锦怀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基才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大安区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清净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清净设备,尤其是一种可结合立式风扇的空气清净设备。
背景技术
当使用者购买现有空气清净设备(空气清净机)时,家中会同时并存有空气清净机和立式风扇,使得家中的电器数量增多,摆设也显得杂乱。此外,现有空气清净机的风扇功率较低,空气过滤的速度较慢,成本高昂,无法充分为市场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气清净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清净设备,其包括:一驱动装置、若干个扇叶和一过滤装置。扇叶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转动扇叶,以带动一气流。过滤装置套设于驱动装置之上,气流流经过滤装置和扇叶。
应用本发明的空气清净设备,可以更大的气流流量,更快速的达到空气清净的效果,并可同时提供风扇的吹拂功能,减少家中的电器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让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和优点明显易懂,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a所示为本发明空气清净设备的侧视图。
图1b所示为本发明空气清净设备的后视图。
图2a所示为过滤装置的截面图。
图2b所示为光源的排列情形示意图。
图2c所示为本发明空气清净设备的电路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空气清净设备的空气清净效果示意图。其中:
1:空气清净设备; 2:气流;
10:驱动装置; 20:扇叶;
30:过滤装置; 31;腔体;
32:光触媒滤材; 33:光源;
34:活性碳滤材; 35:通孔;
40:底座; 50:电源供应器;
61:曲线; 62: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a,本发明空气清净设备1包括:一驱动装置10、若干个扇叶20、过滤装置30,以及底座40。扇叶20连接驱动装置10,驱动装置10转动扇叶20,以带动一气流2。过滤装置30套设于驱动装置10之上,气流2流经过滤装置30和扇叶20。驱动装置10架设于底座40之上,驱动装置10、扇叶20和底座40构成一立式风扇。
请一并参照图1b,过滤装置30呈环状,并环绕驱动装置10。
请参照图2a所示过滤装置30的截面图,过滤装置30包括腔体31、光触媒滤材32、光源33和活性碳滤材34,光触媒滤材32、光源33和活性碳滤材34设于腔体31之中。光触媒滤材32位于活性碳滤材34之间,包括若干个球状元件,每一球状元件表面涂布有光触媒材料。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球状元件为玻璃珠,其直径为4厘米。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玻璃珠也可以以其它形状的透明颗粒组件代替,或单纯以镍网代替,且光触媒材料涂布于镍网之上。光源33对光触媒滤材32提供一紫外光。腔体31表面开设有通孔35,气流2从通孔35流经活性碳滤材34和光触媒滤材32,借此被过滤以及分解杂质。
请参照图2b,光源33以环状排列的方式设于腔体31的内壁上,借此均匀地对光触媒滤材提供紫外光。此外,通孔35的形式和分布方式也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任意调整。
请参照图2c,市电(交流电)Vdd进入空气清净设备1后,先进入电源供应器50,电源供应器50再分别将电力供应给光源33和驱动装置10。
图3所示为本发明空气清净装置的清净效果示意图,实验过程中,在密闭空间中以奇异笔墨水作为污染源,并以气体检测仪检测密闭空间中的污染浓度。在图3中,曲线61为在密闭空间中未以本发明空气清净设备进行清净时的污染浓度,曲线62为在密闭空间,以本发明空气清净设备进行清净时的污染浓度。由图3可知,应用本发明的空气清净设备,气流可快速有效的流经过滤装置30,借此被过滤以及分解杂质,从而达到高效率的清净效果。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30也可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装置10之上,并使用独立的电路系统进行供电。借此,本发明的过滤装置30可直接安装于家中已购置的立式风扇之上,节省添购空气清净设备的成本。
应用本发明的空气清净设备,可以更大的气流流量,更快速的达到空气清净的效果,并可同时提供风扇的吹拂功能,减少家中的电器数量。
虽然本发明已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对本发明作出修改或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锦怀,未经杨锦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