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二酮修饰的含硫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7963.0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童碧海;凌福日;方园;孟跃中;王拴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C08K5/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饰 硅烷偶联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β-二酮修饰的含硫硅烷偶联剂,其分子式为
其中A为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m=0、1或2;
Ra为含1~9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
Rb为含一个或多个β-二酮或β-二酮酯结构的,有4到20个碳原子的有机官能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β-二酮修饰的含硫硅烷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CH3O-、CH3CH2O-、CH3CH2CH2O-、CH3CH2CH2CH2O-、(CH3)2CHO-、CH2=C(CH3)O-、CH3CH=C(CH3)O-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β-二酮修饰的含硫硅烷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a为-CH2-、-CH2CH2-、-CH2CH2CH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β-二酮修饰的含硫硅烷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b为
其中,R1为含1~9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R2、R3均为含1~6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β-二酮修饰的含硫硅烷偶联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CH2-、-CH2CH2-、-CH2CH2CH2-、
所述R2、R3为CH3-、CH3CH2-、CH3CH2CH2-、CH3CH2CH2CH2-、CF3-、CF3CF2-、
6.权利要求1所述β-二酮修饰的含硫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摩尔份带烯键的β-二酮,加入1~2摩尔份带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加入0.01~0.05摩尔份的引发剂或紫外光照引发,并加入有机溶剂溶解,氮气保护下,在20~100℃的温度下,反应0.5~8小时,蒸除有机溶剂,得到β-二酮修饰的硅烷偶联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有机过氧类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引发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睛或偶氮二异庚睛;所述有机过氧类引发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或过氧化二叔丁基;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或K2S2O8-NaHSO3-偶氮二异丁睛。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极性非质子型溶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非质子型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丙酮、乙腈、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或六甲基邻酰三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79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