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的连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301.5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3 | 分类号: | F16L47/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市政工程管道中的大口径管材中的连接技术。
技术背景
目前市政工程管道中的大口径管材连接方式多为哈夫外固连接、热熔挤出焊接连接、热收缩管(带)连接、电熔带连接等连接方式。这些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较难控制,对安装要求较高,安装工时长。
中国专利号为8720244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嵌电阻丝的热塑性塑料管件,其特点是在注射成型的热塑性塑料管件的接口内壁嵌有电阻丝。当电阻丝通电发热,管材外壁与电阻丝接触部分熔融,使其与管件牢固地接合在一起。由于该实用新型将电阻丝嵌在管件的接口内壁,使得实际使用当中,要连接的管材只能套在管件中,只适合于小口径管材,对于大口径管材,特别是市政管道等超大口径的管材之间的连接,则显然无法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114008.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材的自压紧电热熔连接方法,该方法是对塑料连接套进行扩孔与被连接管材进行装配,利用被胀大的连接套产生热收缩性,使套与管之间的连接层面受到均匀压力,然后对连接层面的电热丝通电发热,使连接层面的塑料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在压力下熔融连接——自压紧电热熔连接方法。该发明专利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也是将连接管材套在塑料连接套中,同样无法应用于大口径管材的连接领域,而且连接过程还需要对塑料连接套进行扩口,且需要将电热丝现场绕于连接管材外表面,使得工序复杂,受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影响较大,很难形成一行之有效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降低安装难度的管材连接方法,当连接后使得连接配件与连接管材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理想密封效果的管路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的连接方法,其通过连接件将两根管材连接在一起,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将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管材的连接端;
(2)、将设置于连接件上的导热体接通电熔设备,使导热体发热产生热量达到管材及连接件的熔融温度,进而使得连接件与管材在熔融状态下相结合;
(3)、冷却,使连接件与管材融为一体。
本发明通过导热体发热产生热量达到管材材料的熔融温度,进而使连接件与管材在熔融状态下重新结合,冷却后连接件与管材融为一体。连接件可采用与待连接的管材材料相同的管材,如缠绕管或实壁管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还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安装限位使得连接件与两根管材更好的连接。安装限位在安装连接时起到定位作用,使得待连接的两根管材与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较为均等,也使得连接后管材的连接处更为稳固。
进一步的,安装限位为设置于连接件外表面中间部位的凸起。这样确保了连接件插入到连接管材的两端面积均等,使得熔融连接后两个管材的受力也均等,有利于连接管材的稳固性。
本发明所述步骤(2)的导热体发热熔融的部分为相互接触的连接件外表面与管材连接端的内表面。
所述步骤(2)的导热体的设置通过在连接体的两端外表面上缠绕发热丝或发热丝网、或在连接体的两端外表面上装配发热带实现。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导热体还可以设置于连接件主体的连接端内部,使得导热体不外露,既美观又不会导致导热体脱落。
所述步骤(2)通过在连接件设置有与导热体连接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可延伸至连接件外部以接通电熔设备。通过设置接线端,接线端一方面与导热体连接,另一方面延伸到连接件主体之外,所以使用时,仅需要在接线端接通电熔设备则可实现导热体的发热。
本发明所述(3)的冷却为风冷或自然冷却。
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连接方法,连接件可采用塑料管材或管件。
当连接件主体采用塑料管材时,作为连接件主体的塑料管材可采用缠绕结构壁管材或实壁管材。缠绕结构壁管材适合于缠绕管之间的连接,其使得连接后管材的连接处除了稳固之外,韧性也较高。且通常大口径管材均为缠绕管结构,要作为大口径管材之间的连接件主体,其口径势必也要较大,所以采用缠绕结构壁管材比较合适;而实壁管材则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通常更适合于作为小口径管材连接的连接件主体,但现实中也有大口径实壁管,其也可以作为大口径管材连接的连接件主体。
作为连接件的管件可采用直通、或三通、或四通、或弯头。故而在直通、三通、四通或弯头等管件设置导热体、接线端和安装限位,可满足大部分管道连接领域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