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型腔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710028749.7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5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章争荣;肖小亭;廖毅娟;张鹏;邝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模具型腔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数值模拟定 量化反变形处理的精密注塑模具型腔设计方法,属于模具型腔设计方 法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制品注射成型时,尽管选择了合理的工艺条件,如 熔料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等,而且采用了合理的模具浇注系统、 冷却系统等;但由于收缩不均匀、温度不均匀、分子取向不均匀等方 面的原因,会导致制品产生翘曲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特别是精密塑 料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和产品质量。因此,在合理工艺条件和模具 结构的前提下,如何设计成型模具的型腔,以解决注塑产品的翘曲变 形,提高产品精度是注塑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内容。
在确定工艺条件和模具结构的前提下,解决注塑产品的翘曲变 形问题主要是采用反变形处理进行模具型腔的设计。目前塑料注射成 形的实际生产和模具行业中主要采用不确切的反变形处理设计模具 型腔,具体方法是:根据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理论及实践经验设计模具 型腔,或者还对产品注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产品 翘曲变形等结果,对模具型腔进行适当的不精确的反变形处理,设计 好模具后,制造模具加工出产品,检查产品的形状尺寸,在产品翘曲 变形的部位,再对模具型腔进行适量的反变形修模处理,修模后进行 下一步试模,直到获得符合精度要求的产品。这些方法虽然采用了反 变形方法设计出模具型腔,来解决产品翘曲导致的产品精度问题;但 都只能根据翘曲变形的情况(尽管数值模拟能获得相对精确的翘曲变 形结果),定性的进行反变形处理,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塑件的翘曲变 形问题,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修模试模后,才能获得符合精度要求的 产品。故这种不精确的反变形处理设计模具型腔试模次数多,模具的 制造周期长。因此,在合理工艺条件和模具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 数值注塑成型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化反变 形处理设计模具型腔,对解决塑件翘曲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试模次 数,缩短模具制造周期,且确保产品质量的模具型腔设计方法。
本发明采用基于数值模拟定量化反变形处理的注塑模具型腔设 计方法,其根据注塑成型工艺理论、实践经验和数值模拟,确定塑件 注塑的合理工艺条件和模具结构后,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初始塑件模 型划分网格节点后进行注塑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塑件各位置的 翘曲变形分布。针对每一节点位置的翘曲变形量,乘以一个小于等于 1的松弛系数后,对塑件的原始模型进行反向变形处理。在相同工艺 条件和模具结构下,针对反变形的塑件模型,再进行注塑过程的数值 模拟分析,获得翘曲变形量分布,比较反变形模型翘曲变形后的形状 与初始模型的差别。如果差值处于精度要求范围之内,则根据反变形 模型进行模具型腔的设计。否则,继续根据反变形模型、翘曲变形量 和松弛系数,进行进一步的反变形处理,直到获得符合精度要求塑件 的最终反变形模型,最后根据最终反变形模型进行模具型腔的设计。 本发明在合理工艺条件和模具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数值注塑成型 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化反变形处理设计模 具型腔,对解决塑件翘曲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发明是一种 可有效减少试模次数,缩短模具制造周期,且确保产品质量的模具型 腔设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模具型腔设计方法,包 括有如下步骤:
1)根据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理论、实践经验和数值模拟等,确定 合理的注塑工艺条件和模具结构等;
2)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塑件初始模型划分单元网格节点,进行 注塑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3)获得塑件各单元节点位置的翘曲变形量;
4)根据节点翘曲变形量乘以一个小于等于1的松弛系数后,对 塑件的原始模型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的反向变形处理;
5)针对反变形处理的塑件模型,在相同工艺条件和模具结构的 前提下,进行注塑构成的数值模拟;
6)获得反变形模型翘曲变形后的形状,并与初始模型比较;
7)检测反变形模型翘曲变形后的模型是否符合塑件精度要求;
8)如符合精度要求,则根据最终反变形塑件模型,设计出模具 型腔;
9)如不符合精度要求,则继续进行塑件模型反变形处理和数值 模拟,直到最终塑件翘曲变形后模型符合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