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色料的脱色再生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787.2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强 |
主分类号: | C08J11/24 | 分类号: | C08J11/24;C08L2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08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丁醛 pvb 树脂 色料 脱色 再生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色塑料的脱色回收再利用方法,具体的说是聚乙烯醇缩丁醛(缩写PVB)树脂色料的脱色回收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缩丁醛(缩写PVB)树脂是一种热熔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高透明度和挠曲性,与玻璃、金属、陶瓷等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作为夹层玻璃的垫片,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汽车、工矿、方法美术等领域。然而,PVB在热加工成型过程中,由于产品存在着产生高比例边角膜料的固有工业问题,PVB膜料的回收再利用已迫在眉睫。同时,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PVB膜片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中国目前生产的PVB树脂粉的生产方法还不成熟,无论从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制作PVB膜片的需要,而国外生产的无色PVB树脂粉价格又十分昂贵,因此,国内大多数PVB膜片生产厂商均采用进口的无色PVB膜料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导致无色PVB膜料的价格持续上涨,而有色PVB树脂料却少人问津,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PVB树脂不易降解,废弃的PVB树脂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对有色的PVB树脂色料(即有色PVB膜片、加工边角色料、机头色料、筒料等)进行脱色处理再生利用,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保角度上考虑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见有关PVB树脂色料脱色技术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回收率高、质量好的PVB树脂色料的脱色再利用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色料的脱色再生利用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①溶解:将PVB树脂色料溶解于溶剂中,按质量比计,色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5~50;
②脱色:在PVB树脂色料溶液中加入脱色剂和助剂,置于装有回流冷凝装置的加热容器内,在40~150℃温度下回流1~6小时;
③过滤: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溶液通过过滤设备除去脱色剂和助剂,得到无色透明的PVB树脂溶液;
④浓缩:将步骤③处理后的PVB树脂溶液除去大部分溶剂,得到PVB树脂粘稠液;
⑤干燥:在干燥设备上除去PVB树脂粘稠液中的剩余溶剂,得到无色透明的PVB树脂。
在本发明中,整个操作流程是在密闭循环系统中进行的。
在本发明中,所选用的PVB树脂色料是膜片、树脂粉末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所选用的PVB树脂色料也可以是废色料,包括加工边角色料、机头色料、筒料。所选用的PVB树脂色料也可以是有色的PVB树脂合格品。
在本发明的步骤④中,所述的浓缩可以采用溶剂蒸馏法,它是将透明的PVB树脂溶液在装有回流冷凝装置的加热器内加热以蒸馏出50%~70%的溶剂,得到粘稠的透明树脂溶液。所述的浓缩也可以采用沉淀法,它是在透明的PVB树脂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PVB树脂从混合溶液中析出。所述沉淀剂的加入量,按体积比计,沉淀剂与PVB树脂溶液的比例为1∶0.2~20;所述的沉淀剂可以采用水。
在本发明的步骤①中,所述的溶剂可以是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四氢呋喃、95%甲醇、95%乙醇、90%乙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步骤②中,所述的脱色剂可以是大孔吸附树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色料的脱色再生利用方法,能够方便地对各类PVB树脂色料进行脱色,再生成为可重新利用的无色透明PVB树脂。
采用本发明,PVB树脂回收再生率达95%以上,所用溶剂的循环利用率大于90%。采用本发明,脱色回收的再生PVB树脂与进口树脂相比,两种树脂的IR和DTA谱基本相同,两种树脂料的透光性和吸光性基本相同,两种树脂料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也基本相同,说明两种树脂料在分子结构和热性能以及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基本相同,可证明本发明所述的溶液脱色方法在回收再利用PVB膜色料领域是有效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强,未经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