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法复合法及所得的高分子PTC热敏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8916.8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蔡朝辉;吴耀根;沈勇;蔡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2 | 分类号: | C08J5/12;C08J7/04;C08J3/24;B32B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建波 |
地址: | 528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所得 高分子 ptc 热敏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PTC热敏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结晶性或半结晶性高分子聚合物中添加导电因子,可表现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即PTC)特性:电阻率在一个比较短的温度范围内可以随温度的上升而快速增加,由于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器具有较低的初始阻值,并且在较快的时间内迅速增加近5个数量级,可有效防止电路发生故障,如短路、搭接、感应等情况发生时,避免电路中产生大电流对电路中其他重要元件的破坏。当电路故障排除后,热敏电阻的温度下降,其阻值有恢复到低阻值状态,不需要人工进行更换,所以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又称为自恢复保险丝。
高分子PTC热敏材料所具有的这种温度开关效应可被用于电路过流保护、自控温加热器等诸多场合。如作为一次性保险丝的替代品,广泛地应用到通信、计算机、汽车、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中;作为伴热产品,如伴热电缆在石油钻探、原油运输、化学化工、铁路运输、电信传送、园林园艺等诸多户外作业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112415.9中公开了一种高分子PTC芯片多层复合制造方法。该专利申请的高分子PTC芯片多层复合结构,包括高分子PTC材料层及复合在材料层外面的电极,其中,高分子PTC材料层可以为二层或二层以上,在各高分子PTC材料层之间可以加入有铜片层。其优点是:采用此结构所制得的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器芯片,能有效降低恢复后的电阻漂移。但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是压制法,即:这种高分子PTC芯片多层复合结构是通过高分子芯材与表层的复合电极片压制而成。这类方法特别适合制备单片或一定数量的电子元件,但不适合制备可卷绕PTC电子元件材料。中国专利02137202.0、02137203.9、02145483.3中也公开了类似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26057也公开了一种高分子PTC热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的步骤:
①按常规制备PTC热敏电阻的母料;
②将上述母料制成薄膜;
③将步骤②制得的薄膜进行表面处理,提高表面张力;
④在表面处理过的薄膜两面镀上金属电极;
⑤将镀上金属电极的薄膜进行辐照交联。
上述专利申请的方法能够制备出可卷绕的PTC产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但由于采用电镀的方式复合电极,设备投入较大流程比较复杂,而且常因金属电极和高分子基质的复合不够紧密,增大了热敏电阻常温下的阻值,并且难以保证金属镀层的均匀性,阻值通常在1-10Ω之间,难以达到热敏电阻mΩ级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软可卷绕的高分子PTC热敏材料以及能够生产这种高分子PTC热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的高分子PTC热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①制备高分子PTC热敏材料所需要的的薄膜基材;
②通过干法复合的方法,将步骤①制得的薄膜基材与金属箔进行复合,制得半成品的复合薄膜;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复合薄膜在恒温室中进行时效处理;
④将步骤③得到的复合薄膜进行辐照交联。
其中,步骤①中可以将选用的母料,经过流延、拉伸、吹膜等常规的方式,制备出PTC热敏材料所需的薄膜基材。
优选地,步骤②中的干法复合的方法为粘合法,该方法可通过在薄膜基材的两侧涂上导电胶粘剂,然后与金属箔进行复合。例如,可以通过涂布机、粘胶辊以及其它的方式,在薄膜基材的两侧涂布上一层导电胶粘剂。
其中,导电胶粘剂的可以是双组分或者单组分的聚氨酯胶粘剂,其中添加了碳黑、铜粉、镍粉、银粉或其它金属粉以及聚苯胺等高分子导电填料。为了实现胶粘剂体系良好的流动性,润湿能力,需要配比好一定量的溶剂,如二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等。涂上导电胶后,在薄膜基材的两侧复合上金属箔(电极),制得半成品的复合薄膜。
步骤③将步骤②中得到的复合薄膜放在恒温室中恒温、恒湿一段时间后,例如1~7天,取出备用。恒温室的温度可控制在20~90℃之间。
步骤④中的辐照剂量可参考现有技术。通常将上述复合的热敏薄膜用γ射线(Co60)或电子束辐照交联,剂量为5~100Mra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8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肠杆菌电化学快速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标签天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