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链头一体成型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342.6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炼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L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2366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链 一体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头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拉链头一体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拉链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地使用,其便捷性使得拉链逐渐替代了纽扣。现有公开的拉链头生产过程都较为复杂,制造成品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拉链头一体成型的模具,一次成型拉链头,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拉链头一体成型的模具,包括模具外壳、机械动作连接件、模腔,所述模腔包括上成品模仁、下成品模仁,所述上成品模仁设置外形斜导块及上成品型芯,所述上成品型芯居中于两对称外形斜导块,所述下成品模仁在上成品模仁相应位置设置外形斜导块及下成品型芯,所述下成品型芯居中于两对称外形斜导块,所述外形斜导块上设置斜滑槽及模腔凹槽,所述外形斜导块侧边设置倒钩,所述上成品模仁与下成品模仁之间还设置拉手模腔。
优选地,外形斜导块上斜滑槽设置于上层面。
优选地,外形斜导块下斜滑槽设置于下层面。
优选地,外形斜导块上层面及下层面分别设置斜滑槽。
优选地,所述上成品模仁及下成品模仁两侧设置弹簧斜块固定板,所述弹簧斜块固定板设置顶出系统斜块。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改进模腔结构,简化模具结构,一次完成拉链头成型,极大提高拉链头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成品模仁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成品模仁右示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成品模仁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四块外形斜导块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成品型芯三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成品模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拉链头一次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外壳、机械动作连接件、模腔。参见图1及图2所示,所述模腔包括上成品模仁10和下成品模仁11,所述上成品模仁10、下成品模仁11中视模仁板大小设置多个启闭器模腔3及手柄模腔4。塑料经注塑口1注入上、下成品模仁之中再经分注道2流入各个启闭器模腔3及手柄模腔4。启闭器模腔3及手柄模腔4组合形成拉链头模腔。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成品模仁仰视图。
如图3所示,上成品模仁10设置两对称外形斜导块51、外形斜导块52及上成品型芯41,上成品型芯41居中于两对称外形斜导块,下成品模仁11中同样设置两对称外形斜导块53、外形斜导块54及下成品型芯42,下成品型芯42居中于外形斜导块53、外形斜导块54。所述外形斜导块51、52、53、54及上成品型芯41、下成品型芯42合并中央形成启闭器模腔3。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四块外形斜导块视图。
如图4所示,包括四个外形斜导块51、52、53、54,外形斜导块上设置启闭器模腔3,斜滑槽211、倒钩212。外形斜导块通过斜滑槽211卡嵌于成品模仁中,并可沿斜滑槽在成品模仁中移动。倒钩212用于防止外形斜导块脱离成品模仁。
上述所述斜滑槽与底线成45度角。
上述所述斜滑槽设置于外形斜导块上层面。
上述所述斜滑槽设置于外形斜导块下层面。
上述所述斜滑槽分别设置于外形斜导块上层面及下层面。
脱模时,上成品模仁及下成品模仁相对移动,四个外形斜导块5沿斜滑槽45度角退出成品模仁,完成拉链头的脱模。
优选地,所述上成品模仁及下成品模仁两侧设置弹簧斜块固定板,所述弹簧斜块固定板设置顶出系统斜块,顶出系统滑块用于开模时顶出外形斜导块。
如图5所示,为成品型芯三面示图,成品型芯包括上成品型芯41、下成品型芯42,上成品型芯41及下成品型芯合并用于组成启闭器3的模腔。
参见图6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成品模仁剖视图。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同样包括:上成品模仁和下成品模仁,所述上成品模仁、下成品模仁中视模仁板大小设置多个启闭器模腔3a及手柄模腔4a。塑料经注塑口1a注入上、下成品模仁之中再经分注道2a流入各个启闭器模腔3a及手柄模腔4a。启闭器模腔3a及手柄模腔4a组合形成拉链头模腔。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启闭器模腔两侧设置两个对称手柄模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炼,未经刘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普通型弹涂浮雕骨料
- 下一篇:一种铝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