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间流道串联式燃料电池流场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456.0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培康;黄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4/8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27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间流道 串联式 燃料电池 流场板 | ||
1、一种板间流道串联式燃料电池流场板,由双极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之间的流道以串联方式相连接;所述双极板设有两组燃料/氧化剂流道,在由双极板组成的电堆中,燃料/氧化剂从第一块燃料/氧化剂双极板进入,通过所述两组燃料/氧化剂流道中的一组流道(100)依次流到最后一块燃料/氧化剂双极板,然后再通过所述两组燃料/氧化剂流道中的另一组流道(200)从最后一块燃料/氧化剂双极板依次流到第一块燃料/氧化剂双极板,并从第一块燃料/氧化剂双极板排出电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燃料/氧化剂入口、燃料/氧化剂出口和燃料/氧化剂反应区域之间设置流道,所述流道的宽度为0.1mm~10mm,深度为0.1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宽度为0.5mm~5mm,深度为0.2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宽度为1mm~2mm,深度为0.3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双极板上的两组流道相互交错排列,使得燃料/氧化剂分布比较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燃料/氧化剂流道为蛇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燃料/氧化剂流道为平行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燃料/氧化剂流道为交错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场板,其特征在于燃料/氧化剂流道为螺旋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4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因特网协议通道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正温度系数钛酸锶压敏电阻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