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贴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710.7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B32B37/00;B32B3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贴合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贴合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元件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5,710,607号揭示了一种液晶显示模块,该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外壳,外壳内由下而上依序设置有一背光单元、一光扩散板、一固定板及一液晶面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一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与液晶面板之间连接有一软式电路板,一玻璃防护板设置在液晶面板上方并与外壳相互连接。
在使用该液晶显示模块时,背光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光扩散板照射到液晶面板上,使得液晶面板能清楚地显示图像及文字。但是,上述液晶面板与玻璃防护板之间存在一空间,灰尘或异物容易进入该空间内并附着在液晶面板的表面上,附着在液晶面板表面上的的灰尘或异物会使液晶显示模块显示的图像或者文字出现斑点或黑影,从而造成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辉度下降。
为了避免灰尘或者异物附着在液晶面板的表面上,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辉度,出现了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元件贴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一点胶机计算好涂布在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的涂布表面所需的光学树脂量,然后分别在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的涂布表面上相互对应的特定区域涂布光学树脂;
2.由一第一支持装置及一第二支持装置将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相互定位,并使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的涂布表面成相对设置;
3.由第一支持装置及第二支持装置分别移动相应的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使该两光学元件的涂布表面的光学树脂相互接触而形成树脂桥;
4.进一步缩短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之间的光学树脂快速扩散;
5.第二支持装置释放第二光学元件使第二光学元件由自身重量挤压第一光学元件,从而,促使光学树脂完全扩散于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的涂布表面;
6.透过紫外光照射光学树脂,使得光学树脂完全固化。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光学树脂必须由两光学元件的相互挤压促使光学树脂完全扩散至两光学元件的涂布表面上,才能有效的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两光学元件之间的区域,因此,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使光学树脂扩散至两光学元件的涂布表面,这样延长了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学元件贴合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能缩短工时。
为达到上述目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黏性的胶材制成半固化的片状或者带状的贴附材料;
步骤二,将制成片状或带状的贴附材料的一表面贴附在偏光片上;
步骤三,将贴有偏光片的贴附材料的另一表面贴附在第一光学元件上;
步骤四,使用UV照射设备照射贴附材料使贴附材料固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光学元件贴合方法将黏性的贴附材料制成片状或者带状的贴附材料,然后将贴附材料与光学元件贴合,省去现有技术中光学树脂扩散于偏光片及第二光学元件之间的可视区的时间,不仅操作简单,制造工时短,而且可依据需求制定贴附材料的大小及厚度。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贴附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撕去贴附材料第一表面上离形膜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贴附材料未贴在偏光片上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贴附材料贴在偏光片上的示意图。
图5为用滚轮碾压偏光片的示意图。
图6为粘贴在偏光片上的贴附材料与第一光学元件粘贴前的示意图。
图7为贴附材料、偏光片及第一光学元件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8为第图7所示贴附材料、偏光片及第一光学元件结合后与第二光学元结合前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实施例固定在第二光学元件上的偏光片与贴附材料贴合前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实施例偏光片与贴附材料贴合在一起后再与第一光学元件贴合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贴附材料 1 离形膜 2
第一表面 11 第二表面 12
偏光片 3 第一接触面 31
第二接触面 32 滚轮 4
第一光学元件 5 第一黏贴面 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挂瓦
- 下一篇:即配型医用多室内袋的软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