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刺破手套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9866.5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福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瑞娜 |
地址: | 5234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破 手套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套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刺破手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医生都要戴上手套进行手术操作,避免发生感染,手术中通常都用到例如手术刀、针筒等利器,因为,传统的外科手术套一般是用橡胶材料制成的,不能抵抗利器的刺破,医生在手术中常常会发生手套的手指处被利器刺破的意外,手套一旦被刺破就丧失了保护的功能,医生在手术中仍然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刺破手套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刺破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手套本体的手指头处设有防刺破垫,防刺破垫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
在手套本体的手掌处也设有防刺破垫,防刺破垫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
制作防刺破手套的方法,其制作步骤包括:
(1)制作防刺破垫板材,防刺破垫板材至少由三层构成,其中两外层为防水层,两防水层之间为中间层;
(2)上胶,在制作好的防刺破垫板材的其中一面涂上不干胶层,然后再粘上一层离型纸;
(3)裁切防刺破垫板材,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将大块的防刺破垫板材切割成各个手指头大小的防刺破垫;
(4)制作手套的内层,内层含橡胶的成份大于90%;
(5)贴防刺破垫,撕去防刺破垫表面的离型纸,将防刺破垫粘贴在手套的内层的手指头处或手掌处;
(6)制作手套的外层,在贴好防刺破垫的内层的基础上再制作手套的外层,手套的外层含橡胶的成份大于90%,制作完成后,手套的外层和内层合二为一,且将防刺破垫包覆在中间。
所述的防刺破垫板材主要成份是尼龙,尼龙的含量大于50%。
所述的防刺破垫板材的主要成份是聚乙烯,聚乙烯的含量大于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手套本体的手指头处设有防刺破垫,可以防止利器轻易刺破手套本体,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本发明的手套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将防刺破垫很好地夹在手套的内层和外层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手套内层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防刺破垫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3、4所示,本发明的防刺破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由外层11和内层12构成,在手套本体1的手指头处设有防刺破垫2,防刺破垫2位于外层11和内层12之间。
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处也设有防刺破垫2,防刺破垫2位于外层11和内层12之间。
制作上述防刺破手套的步骤如下:
(1)制作防刺破垫板材,防刺破垫板材至少由三层构成,其中两外层为防水层21,两防水层21之间为中间层22;
(2)上胶,在制作好的防刺破垫板材的其中一面涂上不干胶层23,然后再粘上一层离型纸24;
(3)裁切防刺破垫板材,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将大块的防刺破垫板材切割成各个手指头大小的防刺破垫,利用激光切割时产生的热量将防刺破垫的各层熔接为一体,可方便将防刺破垫一次粘贴在手套的内层,还能在手套外层成型时防止橡胶侵入防刺破垫内,避免防刺破垫硬化;
(4)制作手套的内层,内层含橡胶的成份大于90%;
(5)贴防刺破垫,撕去防刺破垫表面的离型纸,将防刺破垫粘贴在手套的内层的手指头处或手掌处;
(6)制作手套的外层,在贴好防刺破垫的内层的基础上再制作手套的外层,手套的外层含橡胶的成份大于90%,制作完成后,手套的外层和内层合二为一,且将防刺破垫包覆在中间。
所述的防刺破垫板材主要成份是尼龙,尼龙的含量大于50%。
所述的防刺破垫板材的主要成份是聚乙烯,聚乙烯的含量大于50%。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福,未经黄文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9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