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面绿化板和墙面绿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0011.4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世昌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李国钊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 绿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绿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面绿化板和墙面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可供城市绿化的地方也随之被压缩得越来越少。城市绿化面积的降低,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如温室效应和全球温化等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为此,人们一直寻求方法提高城市的环境绿化面积。
中国专利011152966、一种建筑物的绿化方法及装置,2004101008168、屋面、墙面的防水绿化装置,011291990、绿色建筑物外墙结构等技术文献,均提出了利用建筑物外墙面来达到增加城市环境绿化面积的目的。然而,上述的技术方案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缺陷:1)植物的根部容易侵蚀大厦外墙而导致影响建筑物的结构;2)难以实施于高度较高的建筑物;3)安装和维修成本较高,安装施工困难;4)难以对植物进行日常的施肥、杀虫等工作;5)缺乏灵活性,不能因应不同的建筑物外墙绿化需求而选择不同的安装结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式灵活多变、生产安装维护成本较低且具简易定量控制供水的墙面绿化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了上述墙面绿化板的墙面绿化装置。
为达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墙面绿化板,有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刚体层,刚体层一侧面依次设有一蓄水层和一植物生长层,植物生长层的表面设有一保护固定网层;蓄水层与植物生长层之间设有微渗水结构,该微渗水结构由藏设于蓄水层与植物生长层之间的微渗层、和设置于板体外并与微渗层连通且利用压力差定量控制供给微渗层水分的储液器组成。通过该微渗水结构,能定量控制灌溉水量,而蓄水层则起到储蓄水分的作用,从而保证植物生长层有足够的水分维持植物生长的需要。
作为优选,上述微渗层为藏设于蓄水层与植物生长层之间、具微渗功能的网状管道的网状管道。该具微渗功能的网状管道的管壁上布设微渗孔,或内有微渗材料。该具微渗功能的网状管道与储液器配合,利用压差原理,能更好地实现定量控制供水。进一步,所述的储液器具有一供外接输水管路的入水口及一与大气连通的单向阀。当外接输水管路停止供水时,通过与大气连通的单向阀作用,使储液器仍能利用压力差来实现定量控制供水给微渗层。
上述刚体层四周边沿形成包封板体周侧立面的围板。
上述刚体层另一侧面上设有悬挂结构。
对于采用渗水材料如砖材等制成的刚体层,则刚体层与蓄水层之间可设有防水层。
为达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墙面绿化装置,有一输水管路,依建筑物外表面布置;及有至少一块如上述的墙面绿化板,固定于建筑物外表面上,每一墙面绿化板之储液器与输水管路连通。
上述墙面绿化板之微渗水层为为藏设于蓄水层与植物生长层之间、具微渗功能的网状管道的网状管道。该具微渗功能的网状管道的管壁上布设微渗孔,或内有微渗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墙面绿化板,可有效增加建筑物外表面的绿化面积,而重量和大小又与现有的外墙砖相当,可用于建筑物外墙、屋顶和高速公路的隔音屏障等场合。而本发明所述的墙面绿化装置,可安装使用于现有或在建的城市建筑物外墙、屋顶和高速公路的隔音屏障上,在大大增加城市环境绿化面积的同时又能因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有效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且可对建筑物外墙起到美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墙面绿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微渗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墙面绿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墙面绿化板的结构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世昌,未经林世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罩或遮篷的光电信号发生器
- 下一篇:钥匙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