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时链轮罩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0326.9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刘刚;杨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F01L1/3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洋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时 链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时链轮罩盖,尤其是一种用于固定机油标尺管的正时链轮罩盖。
背景技术
为保证对发动机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必须向发动机油底壳内加注一定量的润滑油,润滑油的保持量由插入油底壳内的机油标尺管来测量和检查。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机油标尺管通过机油标尺管支架固定在框架或者油底壳上,并且机油标尺管需要适当弯曲不同的弧度以适应整机的布置。而对结构紧凑的发动机,由于其框架、油底壳与周围零部件的空间有限,就会存在难以布置机油标尺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正时链轮罩盖自身的结构来固定机油标尺管的正时链轮罩盖。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正时链轮罩盖,其特征在于:正时链轮罩盖的外表面的左下方或右下方处设有用于固定机油标尺管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内贯穿有通路且通路的一端与机油标尺管连通,另一端与油底壳的腔体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正时链轮罩盖上的底座或者用底座以及在底座上伸出的固定座作为固定装置来固定机油标尺管,充分利用了正时链轮罩盖自身的空间和周围零部件的间隙;对于结构紧凑的发动机,也不存在难以布置机油标尺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固定座的正时链轮罩盖的仰视图;
图2是带固定座的正时链轮罩盖的主视图;
图3是带固定座的正时链轮罩盖的俯视图;
图4是带固定座的正时链轮罩盖、机油标尺管、法兰和油底壳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发动机的正时轮系采用的是正时链传动系统时,正时链轮罩盖一方面具有防尘的功用,另一方面要防止润滑链传动系统的润滑油泄露,为此正时链轮罩盖一般采用金属铸件而非塑胶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正时链轮罩盖与周围零部件的空间间隙足够,并且其自身也有足够的空间,那么完全有可能在其上固定机油标尺管。
本发明的正视方向是指正视正时链轮罩盖的外部壳体,在正时链轮罩盖10的外表面的左下方或右下方处设有用于固定机油标尺管20的固定装置30,根据实际的空间,固定装置30设计成简单和优选两种方式:简单方式的固定装置30为呈台面状的底座31;优选方式的固定装置30包括底座31以及在底座31上设置的呈凸台状的固定座32。固定装置30内贯穿有通路40,如图1、图3所示,且通路40的一端与机油标尺管20连通,另一端与油底壳70的腔体连通。
由于正时链轮罩盖10上的固定装置30的不同,可以把正时链轮罩盖10分为不带固定座32的正时链轮罩盖.10和带固定座32的正时链轮罩盖10,如图2所示。
机油标尺管20固定在固定装置30上,其固定方式分为两种:其一,机油标尺管20与法兰50相连接,其中,法兰50可以用其他的支架代替,法兰50和固定装置30上开设有螺纹孔51,法兰50通过螺栓60与固定装置30连接,连接处设置密封垫以防止润滑油泄露;其二,机油标尺管20与固定装置30相连接的部位设有管螺纹,即二者仅需通过管螺纹相连接,不需要另外设置法兰50,且二者之间设有密封圈以防止润滑油泄露。正时链轮罩盖10的下端面通过螺栓与油底壳70连接,连接处设置密封垫以防止润滑油泄露。
可见,由于固定装置30的不同以及机油标尺管20固定在固定装置30上的固定方式的不同,机油标尺管20与固定装置30的组合共有四种组合方式。在本发明中,优选其中的一种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4所示为带固定座的正时链轮罩盖10、机油标尺管20、法兰50与油底壳70的装配图,在正时链轮罩盖10的外表面的左下方处的底座31上伸出一凸台状的固定座32,底座31和固定座32即为本发明中的固定装置30。在底座31和固定座32内贯穿有通路40,通路40的一端与机油标尺管20连通,另一端与油底壳70的腔体连通。机油标尺管20与法兰50相连接,法兰50和固定座32上开设有螺纹孔51,法兰50通过螺栓60与固定座32连接,连接处设置密封垫以防止润滑油泄露。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核心方案是利用正时链轮罩盖的自身结构,合理的布置一个连接固定部位,用于固定机油标尺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3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电原子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构件内部切向应力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