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30545.7 申请日: 2007-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1173317A 公开(公告)日: 2008-05-07
发明(设计)人: 秦启伟;毛新亮;公杰;崔化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卫
地址: 510275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检测 石斑鱼 虹彩 病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石斑鱼虹彩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00年后,日本出现一种全新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技术。LAMP是一种敏感的链取代核酸扩增技术,这种方法能在恒温条件下(约65℃)、一个小时内,将目的DNA从几个拷贝扩增到109个拷贝(Tsugunori Notomi等,2000)。LAMP技术扩增、检测目的核酸片断,一般以200~300bp为宜,一般实验流程包括:GeneBank检索目的基因片断(并通过BLAST确定该片断与其他物种基因的同源性),人工或在线设计引物组,引物合成、Bst DNA polymerase large fragment(若进行RT-LAMP扩增,还需加入AMV或ALV反转录酶)及相关缓冲液准备,确定反应体系、扩增,反应结果判定等。

1.LAMP扩增的原理:

LAMP扩增主要利用了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的两大特性:一是DNA聚合酶具有5′→3′DNA聚合酶活性,能在恒温状态下扩增DNA核酸;二是Bst DNA聚合酶不具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能将新合成的核酸单链从新生成的DNA双链上置换(取代)下来,形成两条独立的核酸单链以开启下一轮的DNA核酸合成;进而免去了每次扩增前的DNA变性环节。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设计能识别6个(或8个)独立DNA序列的LAMP引物组(4引物组或6引物组),使得Bst DNA聚合酶的两大特性充分发挥。其中,内引物(BIP、FIP)的设计是LAMP引物设计的亮点、难点。

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是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DNA聚合酶的一部分,来源于E.coli菌株,此菌株含有来自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DNA聚合酶的基因,该基因不具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基因与该基因融合表达,纯化后再去除麦芽糖结合蛋白。

第一阶段:扩增始发物形成

1步:当双链DNA处于65℃左右的动态平衡中时,引物组中的BIP引物就能通过互补结合到目标DNA双链上,在Bst DNA聚合酶作用下,启动DNA合成。

2步:从BIP的B2区域3’端开始合成DNA模板的互补链至F3C;

3步:B3引物退火结合到模板DNA的互补区域B3C,启动链取代合成,同时释放由BIP引物引导合成的互补链。

4步:释放的DNA的B1C区域结合B1区域,形成茎环结构;1.3步释放的DNA链作为FIP引物以及F3引物的模板,按BIP端相同的模式启动DNA的合成及链取代,释放的DNA链在FIP端同样形成茎环结构。进而,形成哑铃形结构扩增始发物。

第二阶段:延伸

5步:哑铃结构通过自引导DNA合成迅速转换成茎环结构DNA;

6步:BIP引物与茎环结构的环状单链区域结合并开始新的DNA合成,由于F1及F1C的互补关系,再次形成茎环结构,先前合成的DNA链得以释放;

7步:FIP引物同样与对应的茎环结构的环状单链区域结合,由于B1及B1C的互补关系,再次形成茎环结构,先前合成的DNA链得以释放;

8步:如此周而复始扩增,最终形成不同长度(目的片断长度的自然数倍)花椰菜cauliflower状的反向重复序列(Notomi.T等,2000)。

2.引物设计:

LAMP引物的设计比常规PCR要复杂的多。一个反应至少包括4条引物,包括一对内引物(FIP和BIP,各约40bp)和一对外引物(F3和B3,各约25bp);如果添加一对环引物(loop primer),反应便可以加速,反应时间减半,大大增加扩增检测的效率[2]。Primer Explorer version 3软件可以专门设计各种特异LAMP引物,用户只需按要求提交目的片断序列,设置相关参数,系统便能产生多种引物组合供用户选择。此外,LAMP引物可以人工设计,各引物的组成(请见表1-2),引物设计的其他技术细节及注意事项可参考相关文献(Tsugunori Notomi等,2000;K.Nagamine等,2002)。

表1.LAMP引物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