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配合物发光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0958.5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晖;李善吉;卢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H05B3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 发光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光致发光材料领域和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发光材料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通讯、卫星、雷达、显示、记录、光学计算机、生物分子探针等高科技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如今的信息时代对各种信息显示的需求大大地促进了发光材料的迅速发展。
发光材料的应用包括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两方面的应用:(1)光致发光应用,即用作荧光材料。发光材料可用作荧光染料、荧光颜料、荧光试剂、激光染料等,广泛地应用于荧光分析、交通标志、核技术中的闪烁体、太阳能转换技术中的荧光集光器、生物分析与医学诊断中的荧光标记等,在工业、农业、生物、医学、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2)电致发光应用,即用作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以及电荷传输层应用于平板显示。
发光材料主要分为无机发光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两大类。无机物发光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无机发光材料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种类少,可调节性小,使用条件苛刻,能量效率不高,难于获得蓝光等。与无机发光材料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多种多样,并可根据需要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子设计,使之满足各种不同的用途,因而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自从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和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分别推出有机和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以来,在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已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平板显示技术”的国际竞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rganicElectroLuminescen,OEL)是继无机EL发展之后国际上新兴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前沿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在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着。传统的显示器件主要有阴极射线管、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器、场致发光显示器件、发光二极管和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它们已形成年产值数百亿美元的产业群体。有机电致发光(OEL)技术较其他显示技术有其突出的优点,如功耗低、易弯曲、响应速度快、视角广、可大面积显示、可实现全色显示、并可与现有的多种标准技术兼容制成成本较低的发光器,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从而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正是由于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的诸多优点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已成为电致发光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受到了化学、光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广泛重视。如今有机电致发光(OEL)材料在聚合物、金属络合物、磷光材料和荧光染料等方面已得到了巨大进展。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公司都在从事有机EL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发工作,其中包括Philips、IBM、三洋、Kodak等。1997年单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首先在日本产品化;1999年5月日本先锋公司率先推出了为汽车音视通信设备而设计的多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并开始批量生产;同年9月,使用了先锋公司多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摩托罗拉手机大批量上市,深受市场的欢迎;同年10月,Sanyo Electric公司和美国的Eastman Kodak公司又共同研发了一款全彩面板。目前已有多种OLED产品投入了市场。所有这一切都在表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已经从研发阶段进入了使用化阶段,从样品研制阶段到批量化生产阶段,从仅能提供单色显示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可提供多色显示、全色显示的高级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将在包括彩色电视机、各种背光源、钟表、装饰品、移动电话、BP机、车载显示器、娱乐器材、家用电器及坦克、飞机等现代化武器中的显示终端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它将越来越紧密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防建设联系在一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又可分为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和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易通过升华得到高纯度产品,但发光亮度不如金属配合物,且易发生重结晶,导致器件稳定性下降。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热稳定性较好,而且EL器件制作工艺较简单,特别是容易制作大面积器件,但其最大的不足是难以获得高纯度;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则既具备小分子有机物易提纯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的优点,而且通常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因而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类发光材料,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和发现新的性能良好的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具有重大意义和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0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嘴及具有该喷嘴的基板处理装置
- 下一篇:具有偶极子的三重偏振苜蓿叶形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