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曲霉的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1109.1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车小燕;郝卫;潘玉先;王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77;G01N33/543;C12N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28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曲霉 抗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用于检测曲霉的抗体。
背景技术
曲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腐生菌,有100多种,其中至少10种曲霉是条件致病菌,常污染粮食食品、环境并能感染免疫抑制人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曲霉引发的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由于缺乏早期有效的诊治手段,死亡率很高,达95%。IA主要由烟曲霉、黄曲霉引起,少部分由土曲霉、黑曲霉、构巢曲霉引起,其中,烟曲霉是主要的致病菌,约占曲霉类真菌所致人类感染的80%~90%。
在食品检测方面,国内外现行的检测食品中曲霉污染的方法是检测曲霉毒素,主要包括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学分析法等。其中薄层层析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都可以进行,但是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污染危害较大,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而且操作繁琐、易受其它组分干扰,因其灵敏度差,无法满足当今日益严格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这种方法在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应用仍较多,而在发达国家逐渐被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免疫学分析法代替。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但仪器昂贵,要求样品纯化程度高,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耗时长,要求有专业人员操作,因需要价格昂贵的仪器,检测成本高,在我国难以推广应用,从而影响了我国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有效监测。而且上述方法每次仅能检测一种曲霉毒素,不适合对粮食食品中有害曲霉污染的大规模筛查,从而进一步切断污染环节。因此,目前缺乏快速、特异、广谱检测粮油食品中各种有害曲霉的方法。
在临床诊断方面检测曲霉的方法主要是应用ELISA夹心法对循环抗原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的检测,GM是研究学者在感染动物模型和侵袭性烟曲霉病者血清中发现的烟曲霉抗原,也是一种已被鉴定的烟曲霉来源的多糖抗原,这是一种能够早期检测IA抗原血症的有效标志。法国巴斯德Sanofi诊断中心用大鼠抗GM的单抗EB-A2作为捕捉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一步法,即Platelia Aspergillus,检测血液和尿标本,是目前唯一的一种用于早期诊断IA的商品化试剂盒。虽然这种试剂盒对抗原检测非常敏感,但大量研究发现在检测可疑曲霉病人的血清以及尿标本时,以及使用过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病人血清有很高的假阳性率,高达74%。另外,假阳性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儿科人群中,高达83%,这可能是由于EB-A2识别曲霉GM的β(1,5)-呋喃半乳糖苷侧链残基的同时,但也识别位于其他真菌(如青霉属)细胞壁多糖、新生儿肠道中的双岐杆菌属脂胞壁酸质及其他微生物和食品的交叉表位有关。因此,这种试剂盒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的抗体。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抗体的应用。
本发明新的单克隆抗体是:
一种用于检测曲霉的捕获抗体,该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CCTCC NO.C200731产生的单克隆抗体。
一种用于检测曲霉的检测抗体,该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CCTCC NO.C200730产生的单克隆抗体。所述的检测抗体可以标记酶、生物素或发光物质等能产生可检测信号差异的化学试剂。
本发明所述的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都是用烟曲霉菌丝体抗原免疫小鼠获得,并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两株分别产生这两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9D47A1和杂交瘤细胞系7E11A1,这两株杂交瘤细胞均为IgG1阳性。
杂交瘤细胞系9D47A1和杂交瘤细胞系7E11A1于2007年10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号分别为C200731和C200730。
为了方便表述,上述由杂交瘤细胞系CCTCC NO.C200731产生单克隆抗体命名为单抗9D47A1,由杂交瘤细胞系CCTCC NO.C200730产生单克隆抗体命名为单抗7E11A1。
本发明所述单抗9D47A1和单抗7E11A1能特异性结合曲霉细胞壁分子量为25~100kDa且与ConA结合的糖蛋白,和临床及环境中各种曲霉反应为阳性,如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棒曲霉、亮白曲霉、聚多曲霉、黄柄曲霉、焦曲霉、赭曲霉、米曲霉等曲霉;但与其他常见真菌的反应均为阴性,如马尔尼菲氏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