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天线前馈式同轴馈源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1113.8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申群光;陈鹏羽;雒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00 | 分类号: | H01Q13/0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10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天线 前馈式 同轴 馈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微波天线的馈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反射面天线中,馈源以及支架杆等的存在都会对主口径面的辐射形成阻挡,这额外的阻挡将使孔径效率减小,增益降低,旁瓣升高。而现有技术中,馈源以及支架杆都是同轴设置,支架杆在口径面主极化方向上的投影面积较大,如图1~图3所示,馈源连接电缆1设置在支架杆2内,支架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馈源腔3,支架2杆以及设置在支架杆2内的馈源连接电缆1均连接固定在馈源腔3上,馈源的馈电方向与支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结构。此结构的馈源以及支架杆都会对主口径面的辐射形成阻挡,所以,在馈源的阻挡反射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改变支架杆在抛物面上的投影面积及角度来尽可能的减小馈源结构上的负面影响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旁瓣,提高增益,而且能改善交叉极化的微波天线前馈式同轴馈源。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微波天线前馈式同轴馈源,包括馈源腔以及连接在该腔体上的支架、馈源连接电缆,馈源连接电缆与馈源腔连接处为馈源枪,该馈源枪指向馈源腔的方向为馈电 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方向与支架平面成一夹角,夹角范围为夹角范围为0<α≤90°,馈电方向垂直于支架平面效果最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与支架的连接的馈源腔表面设置有平面凹槽,支架通过弹簧垫圈和螺钉垂直固定在馈源腔表面的平面凹槽内。
所述馈源枪通过插孔插座固定在馈源腔内。
所述支架的端部设有连接块,馈源连接电缆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上,馈源连接电缆设置在支架内。
所述馈源腔为圆柱形腔体。
所述支架的内侧设有弧形凹槽,馈源连接电缆设置在该弧形凹槽内。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馈电方向与支架平面成一夹角,通过改变支架在抛物面上的投影面积及角度以减少支架在馈电方向的阻挡反射,从而改善口径面的主极化场分布,达到高增益,低副瓣的目的。通过多次实验证明,当支架的投影方向与馈电方向相互垂直时,主极化方向图的副瓣可以大大的降低,增益也相应明显的提高,交叉极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微波天线馈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微波天线馈源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A-A的剖视图;
图7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b~图1d分别表示频率为5925MHz、6175MHz、6425MHz,馈电方向与支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结构的方向图;
图2b~2d分别表示频率为5925MHz、6175MHz、6425MHz,馈电方向与支架平面位于不同平面结构的方向图;
图3a是表2的示意图,增益测试图(THE TEST OF 6G 1.5M GAIN);
图3b是表1的示意图,增益测试图(THE TEST OF 6G 1.5M GAIN)。
附图标记说明:1、馈源连接电缆 2、支架杆 3、馈源腔 3-1、馈源前盖 3-2、馈源后盖 4、支架 5、极化校对孔 6、密封片 7、短路片 8、弹簧垫圈 9、螺钉 10、插孔插座 11、连接块 12、馈源枪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