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子牌照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219.8 | 申请日: | 200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黎志强;黄达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志强;黄达钊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7;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 牌照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动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牌照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汽车在我国逐渐普及,保有量不断增加,这同时也使汽车在安全管理、监控管理等方面问题等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现有的各种机动车防盗、监控系统等各有其特点,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当前,大量被盗车辆装上套牌、假牌后即可肆无忌惮,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套牌车可以随意违反交通法规而免遭处罚,发生交通事故后又可逃避责任,并嫁祸与守法车主;另外,套牌车和假牌车又可偷逃法定规费,严重扰乱交通管理秩序,影响交通安全,这些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为了提高机动车辆的信息化动态管理,及时、准确、高效、全面地掌握车辆的动态状况、打击机动车违法犯罪,有必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进一步增强机动车的管理手段。
另外,虽然目前已有在机动车上配备电子牌照的技术出现,但是,这种电子牌照数据的读取方式是不受控的,容易暴露一些个人不便公开的隐私,而且不具备识别驾驶者的准驾权限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电子牌照监控系统,它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全面地掌握车辆的动态状况;识别驾驶者的合法性,有效地减少机动车被盗、抢的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另外,它还能做到数据输出的可控性,合理地保护车主隐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汽车电子牌照监控系统包括采用多重动态ID的有源RFID钥匙、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汽车相关动作检索/执行电路、电子牌照、监控网站点,其中:
采用多重动态ID的有源RFID钥匙用于向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发送授权指令;多重动态ID由两组以上经过加密的数据构成,分组发送,由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接收并解码,各组数据解码后构成环路才能完成授权工作;
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接收有源RFID钥匙的授权指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完成准驾身份识别,并将准驾信息或异常数据传递给电子牌照;
汽车相关动作检索/执行电路中的检索电路可在汽车启动后,向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传递汽车运行动作检索信号,以开启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使其接收来自RFID钥匙发送的授权指令;执行电路接收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传递的信息,如果为异常信息则驱使车的断油断电回路停止行驶;
电子牌照内储存有多组经加密算法的数据,它可根据监控网站点发射的不同读取指令发送对应数据,或是主动向监控网站点发射异常报警信息;
监控网站点包括有多通道数据读取装置、计算机、以及机动车联网数据库,它从行驶的汽车中的电子牌照读取数据再与机动车联网数据库作比较核实,根据合适结果发出对应处理的信号。
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在系统限定的时间内获取不到RFID钥匙的授权指令而向电子牌照传递异常数据等待监控站点读取,并在系统预先设定的时间内驱动执行电路使汽车停止行驶。
所述的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的数据和电子牌照的数据集成在同一芯片内,构成专用的准驾识别电子牌照IC卡,它可易换式结构。
电子牌照具有GSM/GPS移动监控扩展接口,若选装GSM/GPS扩展功能,车载智能准驾识别装置可用任一电话通过自定密码进行移动网络的授权操作,并可将异常信息及车辆的准确位置传送至设定的电话或相关设备。
所述的电子牌照内储存的多组加密数据包括电子牌照数据、准驾数据、异常报警数据、路桥收费可读写数据、高级门禁、民用门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将RFID技术、车载智能准驾识别、电子牌照、监控网站点构成一个联动的系统,解决了单纯的电子牌照不可识别驾驶者是否符合准驾身份、功能单一、容易被破解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的防盗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被盗、抢等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其次,本发明能做到数据输出的可控性,在某些场合可以合理地保护车主不方便公开的隐私;此外,本发明还可通过网络化的监控站点收集车辆的动态信息,通过授权或开放相关的数据信息,形成功能分类,并将系统扩展为安全防范、交通管理、不停车收费、门禁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等专用(系统)产品,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方框原理图;
附图2为机动车监控网点及联网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体现本发明原理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志强;黄达钊,未经黎志强;黄达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视频上叠加字符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