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CSP产品质量的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299.7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育耿;侯宇建;童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7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csp 产品质量 轧辊 度数 模型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CSP(紧凑式带钢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为改善带钢板形质量,提高生产率和成材率,传统热连轧和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一般在轧机增设板形控制系统。由于轧辊的热膨胀凸度无法在线测量,板形控制系统通过轧辊的热凸度计算模型计算获得。模型计算的轧辊热凸度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大小,直接影响轧制的稳定和带钢板形质量。
轧辊热凸度与生产的节奏、冷却水量和水温、轧制规格、轧辊材质等密切相关。外方提供的板形控制系统中轧辊的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为恒定值,设计只适应单流生产。随着单双流生产节奏和轧制规格比例等的变化,原轧辊的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存在模型计算的轧辊热凸度值与计算值相差较大,导致带钢头部和尾部板形质量较差,厚度≤2.0mm以下带钢产品板形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影响高比例薄规格热轧板的生产。外方提供的各机架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值如表1所示。
表1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CSP产品质量的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优化方法,即各机架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分别自动适应单流和双流生产,获得改善带钢板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材率,促进高比例薄规格热轧板生产等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予以实现:
一种改善CSP产品质量的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在单流和双流轧制模式下,分别对刚下轧机的轧辊进行大量测温并进行数据分析,采集大量辊温原始数据,把采集到的数据用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最终形成辊温曲线图,并把辊温曲线图上传到板形二级机离线优化系统,在板形二级机离线优化系统上对此轧辊轧制周期内轧制的带钢进行重计算,把所计算的辊温曲线图与上传的曲线图进行比较,然后调节板形二级机离线优化系统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再重计算,直至PCFC系统计算的辊温曲线图与手工测温形成的辊温曲线图尽可能接近或重合为止,当
(1)单流生产时,各机架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值如表2所示;
表2各机架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参数值(单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普勒血流声音信号抗混叠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喷涂式聚合体去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