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366.5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手机、PDA等现代消费性电子产品。该液晶显示模组一般均具有一背光模组、一液晶面板及一用于保护液晶面板的玻璃防护板。当前组装上述液晶显示模组,一般先组装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然后将液态的黏着剂分别涂布在液晶面板及玻璃防护板上,再使用贴合治具将液晶面板与玻璃防护板贴合,最后将其放入紫外光照射机内利用紫外光照射使黏着剂硬化,从而实现液晶面板与玻璃防护板之间的牢固结合并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液晶面板与玻璃防护板之间。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先组装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使得在贴合过程中用于固定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的貼合治具结构较复杂,从而固定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的贴合精确度不高;并且在组装完成的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上涂布黏着剂会出现黏着剂渗入背光模组内的情况,从而影响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学元件组装精确度并能避免黏着剂渗入液晶显示模组内的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用黏性胶材将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贴合在一起;
其次,用一贴合治具挤压贴合在一起的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以加固第一光学元件与第二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
然后,通过紫外光照射使黏性胶材固化,而将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固定在一起;
最后,将一背光模组组装于第一光学元件或第二光学元件上。
如上所述,采用上述本发明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组装液晶显示模组时,第一光学元件可为液晶面板或玻璃防护板,相应的,第二光学元件可为玻璃防护板或液晶面板。由此,本发明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通过先贴合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再组装背光模组的方法,使得该液晶显示模组的组装精确度较高;并且在贴合过程中无黏性胶材渗入背光模组的状况发生,从而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佳。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的第一光学元件与第二光学元件上直接涂布黏性胶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将黏性胶材制成半固化贴合片再贴合第一光学元件与第二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贴合治具挤压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的侧视图。
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液晶显示模组 1 第一光学元件 10
第二光学元件 20 背光模组 30
黏性胶材 2 贴合片 3
贴合治具 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用黏性胶材将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贴合。该黏性胶材可直接涂布于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表面,然后将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贴合;也可先将黏性胶材制成半固化的片状或者带状的贴合片,然后将制成片状或带状的贴合片的一表面贴附于第一光学元件,另一表面贴合于第二光学元件上;
其次,将贴合后的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固定于一贴合治具上,利用该贴合治具的作用力加固第一光学元件与第二光学元件之间的结合;
再次,通过紫外光照射使黏性胶材或贴合片固化,而将第一光学元件及第二光学元件固定在一起;
最后,将背光模组组装在第一光学元件或第二光学元件上。
为使熟知该项技术的工作人员能更加了解本发明的特征,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冗余控制器环境下多路径管理的方法
- 下一篇:触控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