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472.3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东明 |
主分类号: | C09J131/04 | 分类号: | C09J131/04;C09J9/00;C09J175/00;C09J1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改性 水性 聚合物 防水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由A组份和B组份混合而成、可用于木材及其他纤维质基材、水泥材质、石膏板防水的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聚合物防水涂料主要由丙烯酸或SBR、EVA及无机化合物组份组成。该类产品具有强度高、无接缝、粘接力强、冷施工、无毒无害等特点。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明显存在耐水性差的缺陷,在地下工程中使用后,会出现吸水、溶胀、返白、强度下降而影响防水效果。目前没有一种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既可用于水泥地面或墙面防水同时也可用于木材防水、纤维质基材防水。在室内外装修工程中,常需对钉于墙面和地面的细木工板进行防水、防霉处理。如果采用油漆,则含有毒性的有机挥发物释放,对人体及环境有害。
目前市场上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是含溶剂型的。用于建筑工程防水,要求基层的含水率小于9%,否则会与基层分离而脱落。严重影响应用效果,但在建筑现场基层干燥较困难,尤其是地下室工程,地下防水基层干燥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放水涂料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水性能好、拉伸强度高、断裂延伸率优良、固化速度快的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A组份和B组份;所述组份A,至少包括含有羟基的聚合物的水溶液或含羟基聚合物的分散体水性混合物之一;所述B组份,至少包括异氰酸酯聚合物;所述A组份和B组份重量比为100:5~20。
其中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聚乙烯醇水溶液。
其中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醋酸乙烯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乳液或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的乳液。
其中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丁二烯聚合物乳液。
其中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醋酸乙烯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的乳液和丁二烯聚合物乳液。
其中所述的A组份包括可塑剂、填料、防霉剂、消泡剂。
其中所述的A组份包括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乳化剂。
其中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一种或多种防沉、防流挂助剂。
其中所述的A组份还包括一种或多种流平助剂。
前述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制备A组分和B组分;
(2)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100:5~20的重量比充分混合,使其发生交联反应;
(3)制得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
本发明所制备的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优点在于:
①既可用于水泥、墙面及石膏板面板的防水同时又可用于木材、竹材、细木工板、夹板及其它含纤维基材的防水。一种产品具有多用性,尤其非常适用于室内外装修。
②解决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含有二甲苯等有毒、有机溶剂挥发物及游离TDI高问题。本发明的防水涂料A组份是水乳型,不含二甲苯有机挥发物;不含游离甲醛;B组份选用100%固含量异氰酸酯聚合物,使用聚合MDI时,则毒性比TDI类聚氨酯低很多。
③解决目前市场上聚合物防水涂料的防水性差的问题。本发明A组份和B组份混合涂装后形成网络状聚氨酯涂膜,具有很好的耐沸水性。远比普通聚合物防水涂料耐水性好,特别适合于长期与水接触的水池、地下室、户外防水工程使用。
本发明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异氰酸脂与羟基聚合物反应
OCN-RNCO+HO-R′→R′O-CONH-R-NHCO-OR′
2.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
2RNCO+H2O→RNHCONHR+CO2
3.异氰酸酯与羧基聚合物反应:
R-NCO+R′-COOH→R-NH-CO-R′+CO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氰酸酯改性水性聚合物防水涂料,其包含有A组份和B组份;所述组份A,至少包括含有羟基的聚合物的水溶液或含羟基聚合物的分散体水性混合物之一;所述B组份,至少包括异氰酸酯聚合物;所述A组份和B组份重量比为100:5~20。具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东明,未经郭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