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700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Ti加入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549.7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毛新平;谢利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1C7/00;C22C38/50;C22C38/58;B21B1/46;B21B37/74;B21C47/02;C21D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7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700 mpa ti 合金 高强 耐候钢 加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强耐候钢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Ti微合金化技术生产700MPa级高强耐候钢时准确确定Ti的加入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700MPa级高强耐候钢是指屈服强度大于700MPa的高强耐候钢,主要用于物流运输、机械制造等行业,特别是用于铁路车辆制造和集装箱制造,该产品在要求高强度的同时还要求良好的成形性能、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是该类产品中强度级别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产品。目前世界上只有瑞典的SSAB能批量供货,我国宝钢的产品处于试制阶段。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珠钢”),基于珠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采用Ti微合金化技术,已成功开发出了700MPa级高强耐候钢,并且已申请了名称为“一种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Ti微合金化工艺生产700MPa级高强耐候钢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23458.1)。薄板坯连铸连轧Ti微合金钢主要是通过弥散析出的细小TiC粒子的沉淀强化的作用提高强度,析出的TiC粒子的量直接影响Ti微合金钢的强度。对于700MPa级高强耐候钢,通常要求屈服强度在720~760MPa。
Ti是化学活性很大的元素,易和钢中的O、N、S、C等形成化合物,而且是分别先与O、N、S等元素结合,最后剩下的Ti才与C结合。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各元素的量是变化的,每炉钢中的O、N、S的含量是不同的,导致生成的TiC粒子的量变化,最终导致产品性能的波动。另外,铸坯厚度和最终产品厚度对薄板坯连铸连轧Ti微合金钢产品性能影响较大。因此,为稳定产品性能,必须根据O、N、S的具体含量、铸坯厚度和最终产品厚度确定Ti的加入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确定700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Ti加入量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有效稳定产品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确定700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Ti加入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钢水中氧、氮和硫的重量含量以及铸坯入口厚度及成品出口厚度,采用以下数学模型确定Ti的加入量:
[Ti]=4.062[O]+3.339[N]+0.748[S]-0.867H+1.833h+109.155
式中:[O]-钢水中氧的含量的1000倍,2.0~5.5;
[N]-钢水中氮的含量的1000倍,4~8;
[S]-钢水中硫的含量的1000倍,0~8;
H-铸坯入口厚度,50~60mm;
h-成品出口厚度,2~6mm。
以上所述的700MPa级Ti微合化高强耐候钢的生产工艺是: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具体包括冶炼(电炉或转炉)、精炼、薄板坯连铸、均热、热连轧、层流冷却、卷取等工艺过程;钢的化学成分为:C:0.03~0.07wt.%、Si:0.3~0.5wt.%、Mn:0.8~1.6wt.%、P≤0.04wt.%、S≤0.008wt.%、Cu:0.2~0.5wt.%、Cr:0.3~0.7wt.%、Ni:0.15~0.35wt.%、Ti:0.10~0.14wt.%、Alt:0.025~0.050wt.%、O:≤0.006wt.%、N:≤0.008wt.%;铸坯入炉温度950~1100℃、出炉温度1100~1180℃、终轧温度870~920℃、卷取温度550~650℃。
本发明的特点是: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Ti微合金化技术生产700MPa级高强耐候钢,通过数据模型,准确地确定了钢中Ti的加入量,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数据模型,可准确确定钢中Ti的加入量,有效控制700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的性能,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用于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以下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均采用以下数学模型确定Ti的加入量:
[Ti]=4.062[O]+3.339[N]+0.748[S]-0.867H+1.833h+109.155
式中:[O]-钢水中氧的含量的1000倍,2.0~5.5;
[N]-钢水中氮的含量的1000倍,4~8;
[S]-钢水中硫的含量的1000倍,0~8;
H-铸坯入口厚度,50~60mm;
h-成品出口厚度,2~6mm。
实施例1
工艺流程:150t超高电炉冶炼、150t钢包炉精炼、60mm薄板坯连铸、均热、高压水除鳞、6机架热连轧、层流冷却、卷取、成品厚度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