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655.5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满石清;李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3/14 | 分类号: | C03C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金属 镧铋镓酸盐 红外 光学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通信、红外传感技术及红外光学的发展和光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以及集成光学概念的提出,具有较宽的红外传输特性和较好的热稳定的光学玻璃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石英光纤的传输波长一般不超过2.5μm,所以在中红外通信和探测方面受到限制。虽然传统的硅、锗玻璃制作工艺较为成熟,但是它们的传输光谱波长限制在4.5μm-5.5μm范围内。
碲酸盐玻璃具有红外传输波长可达到5.5μm,但其化学稳定性较差。氟化物玻璃和硫化物玻璃虽然也具有较宽的红外特性,但是其稳定性和制作条件苛刻,工艺较为复杂。
康宁公司的J.C.Lapp制作铋镓酸盐玻璃(K2O-Bi2O3-Ga2O3)红外透过范围可到7μm左右,但是其转变温度Tg=379℃、结晶温度Tx=459℃,它们之间差ΔT=80℃,热稳定性相对较差。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和红外光通信等红外光学的发展,具有较宽的红外传输特性和较好的热稳定的光学玻璃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现有的红外传输玻璃都有各自的缺点,重金属氟化物玻璃具有宽的红外透过范围,但是在制作大尺寸或厚样品时容易析晶,氟化物玻璃和硫化物玻璃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其制作工艺也较复杂。因此探索新型的红外玻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稳定性好、制作工艺简单的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其主要成分为Bi2O3、Ga2O3、La2O3、R2O;其中R2O为Na2O和/或K2O;其摩尔份数组成如下:
Bi2O3 35--65
Ga2O3 25--45
La2O3 5--15
R2O 5--20。
上述组分还可以掺杂1摩尔份数的Er2O3。
所述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组分粉末混合均匀,加热到1000℃-1300℃,并保持2~5小时;
(2)将熔体倒入模子中,自然冷却;
(3)成型的玻璃样品退火,在300℃~400℃温度下保持20~30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
作为优选,步骤(1)中,混合均匀后的组分移至铂金坩埚,通过电炉加热。
步骤(2)中,所述模子为不锈钢模子。
步骤(3)中,将成型玻璃样品放入马弗炉中退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较宽的红外传输特性,为0.5μm到7μm;
(2)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3)良好的热稳定性,Tx-Tg约150℃;
(4)折射率可达2.4-2.5;
(5)La2O3的加入,可以提高其他稀土离子的溶解度,减小稀土离子的浓度淬灭,在光放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见-红外透过率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可见-红外透过率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可见-红外透过率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热分析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可见-红外透过率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可见-红外透过率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图3、图5及图6中,当波长为3000nm左右,透过率降低,是由玻璃中含有OH根造成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