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头插脚及其制作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1673.3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镇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629;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29100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插脚 及其 制作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插头,特别是指安装于插头上的插脚及其制作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或使用的电器插头的插脚基本都是实心的,为了导电良好,一般优先采用铜材料来制造,随着金属材料特别是铜的价格不断攀升,以铜材作为实心插脚的电器插头其制造成本也大大增加,为了减少用料,部分厂家研究将插脚做成空心的,由于技术不成熟,在制作方形空心插脚时,一般利用薄铜板折叠而成,在其中一端裁剪出抓口并折叠合拢在一起,从而形成插入端,但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插脚的插入端不是封闭的,在与插座配合使用时容易出现损坏、卡住等故障,带来安全隐患,如采用焊接手段进一步加工将接缝封闭起来,加工麻烦,而且此类焊接设备的精度要求严格,其购买价格也极高,从而无法有效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工序简单、节省材料、生产成本低的插头插脚及其制作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头插脚,其包括柱体,所述柱体是截面为矩形的无缝管,具有宽面和窄面,柱体内部中空,柱体一端是开口,另一端是闭合端。
一种制作上述插头插脚的方法,它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工艺步骤:
a、将空心圆管分小段;
b、利用机器的旋转压头对圆管一端进行旋压封口,使圆管端部在压力及高速旋转摩擦产生的高温下变形,形成半球状的闭合端;
c、将圆形管体煅压成呈矩形截面的管体;
d、对闭合端冲压整形,使闭合端呈梯形状。
一种将圆管端部封闭的设备,具有可夹持圆管的夹具,在圆管端部外有旋转压头,所述旋转压头呈内凹状,旋转压头连接有可令其自转及在圆管轴心方向运动的动力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插头插脚是截面为矩形的无缝中空柱体,既能保持插脚与插座之间导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又可以减少制作插脚所耗用的铜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发明的制作插脚的方法,解决了利用空心圆管来制作方形插头插脚的技术难题,其工序简单,设备投入少;此外,本设计通过高速旋压的方法制成了无缝的闭合端,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过工艺步骤a加工出来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通过工艺步骤b加工出来的产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通过工艺步骤c加工出来的产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通过工艺步骤d加工出来的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插头插脚,其包括柱体1,所述柱体1是截面为矩形的无缝管,具有宽面11和窄面12,柱体1内部中空,柱体1一端是开口2,另一端是闭合端3,所述闭合端3具有对称的导入斜面31,在使用过程中,当插脚插入插座时会比较容易导入,不会损坏插座等用电器具,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用来制作上述插头插脚的方法,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工艺步骤:
a、用切割机将空心圆管分成小段,如图1所示;
b、利用机器的旋转压头对圆管一端进行旋压封口,使圆管端部在压力及高速旋转摩擦产生的高温下变形,形成半球状的闭合端,如图2所示;
c、将圆形管体煅压成呈矩形截面的管体,如图3所示;
d、对闭合端冲压整形,使闭合端呈梯形状,如图4所示。
本发明在实施时工艺步骤a所述空心圆管长度根据插脚与插座配合时的适宜长度,每小段圆管截成32mm长,当然每段也可以是28mm、35mm或者其它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而定。
类似的,本发明在工艺步骤a所述空心圆管采用管厚为0.35mm的铜材;空心圆管的外径是7.4mm,使加工出来的产品不仅符合使用要求,同时又能减少铜材的用量,对降低成本具有明显的效果,上述圆管的参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还可根据市场需要或针对不同功率的电器而选择其它管厚、管径的材料,如,管厚可以是0.4mm、0.8mm等,管外径也可以是6.1mm、8mm、8.5mm等。
进一步,在工艺步骤c中,所述的矩形截面的长度是8mm,宽度是4mm,当然,此参数不是唯一的,在实际生产中,截面的尺寸可以设计成其它的长度,如5mm×3mm、6mm×4mm、8mm×5mm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镇,未经林文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复合式弯辊液压缸的带钢轧机
- 下一篇:多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形成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