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749.2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谭绍早;谢瑜珊;张力玲;刘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00 | 分类号: | A01N59/00;A01P1/00;C08K3/34;C09D5/14;D21H2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锌 稀土 无机 复合 抗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复合抗菌剂为白色或浅灰色粉末,其平均粒径小于5.0μm,该抗菌剂以天然的离子交换材料或化学合成的离子交换材料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将锌离子和稀土离子交换至载体,锌离子和稀土离子为双活性中心,锌离子的含量为6.0~8.0wt%,稀土离子的含量为2.0~4.0wt%,所述稀土离子包括La3+、Ce3+、Pr3+、Nd3+、Sm3+、Eu3+、Gd3+、Tb3+、Dy3+、Ho3+、Er3+、Tm3+、Yb3+或Lu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及工艺条件:
(1)在100ml含有0.10~0.14mol/l可溶性锌盐和1.6×10-2~3.2×10-2mol/l可溶性稀土盐混合水溶液中,加入载体10.0g,在60~80℃时搅拌反应5~7小时后,依次经过过滤、洗涤、干燥;
或者先将1.0×10-2~1.4×10-2mol可溶性锌盐、1.6×10-3~3.2×10-3mol可溶性稀土盐、载体10.0g加入研钵中,磨细并混合均匀;
(2)再在400~900℃焙烧2~4小时,最后超细粉碎至平均粒径小于5微米,得到载锌量为6.0~8.0wt%、载稀土量为2.0~4.0wt%的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锌盐包括硝酸锌或醋酸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稀土盐包括硝酸铈、醋酸铈、硝酸镧、醋酸镧、硝酸钕、醋酸钕、硝酸钐、醋酸钐、硝酸铕或醋酸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包括天然的离子交换材料或化学合成的离子交换材料;
所述的天然的离子交换材料包括蒙脱土、沸石、累托石或电气石。
所述的化学合成的离子交换材料包括磷酸锆钠、钛酸镧钠、磷酸钛钠或羟基磷灰石。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锌-稀土的无机复合抗菌剂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纸张或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17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