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直接回收、生产电积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2291.2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东;黄国勇;陈志民;徐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邦普镍钴技术有限公司;李长东;黄国勇;陈志民;徐盛明 |
主分类号: | C22B23/00 | 分类号: | C22B23/00;C22B7/00;C22B3/10;C25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锂离子电池 直接 回收 生产 电积钴 方法 | ||
1.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直接回收、生产电积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技术步骤:
(1)采用拆解机拆解废旧锂离子电池,分选后得到含钴正极片;
(2)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浸泡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使含有钴酸锂、乙炔黑的正极材料与铝箔分离;
(3)采用盐酸和双氧水浸出正极材料中的钴、锂离子;
(4)采用不溶性金属阳极电积制备电积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直接回收、生产电积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步骤中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浸泡时,温度应控制在125~135℃,浸泡时间为60min;正极片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固液比为195~205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直接回收、生产电积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3)步骤中浸出时,盐酸的浓度为6mol/L;除铝箔后所得固体粉末与盐酸的固液比为145~155g/L;添加剂H2O2在盐酸溶液中占有率为0.48~0.52mol/L,温度应控制在65~75℃,浸出时间为38~4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直接回收、生产电积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4)步骤中,电积溶液中钴的浓度为38~42g/L,pH值应控制在1.0~1.2之间,阴极电流密度为800A/m2,温度为48~52℃,电积时间为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邦普镍钴技术有限公司;李长东;黄国勇;陈志民;徐盛明,未经佛山市邦普镍钴技术有限公司;李长东;黄国勇;陈志民;徐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2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内毛刺清除及焊缝导向装置
- 下一篇:旋风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