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织用麻面胶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2328.1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春凤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D06N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用麻面胶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编织用麻面胶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编织物,诸如坐垫、椅等产品多是通过塑胶材料押出成型的胶条编织而成。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编织用胶条,绝大部分都是利用PE材质直接押出成型。传统的编织用胶条是利用押出成型机直接押出后,在冷却而成型。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PE(聚乙烯,是通过乙烯(CH2=CH2)的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由重复的-CH2-单元连接而成的高聚合链。)材质的编织用胶条,其质地较硬,并且容易燃烧,造成使用上的不安全。另外,目前的胶条表面光滑,缺少原生态质感。
另一个方面,目前也没有采用PVC作为编织用胶条,PVC(英文的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是目前较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PVC是聚氯乙烯塑料,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其容易加工,可通过模压、层合、注塑、挤塑、压延、吹塑中空等方式进行加工。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人造革、薄膜、电线护套等塑料软制品,也可生产板材、门窗、管道和阀门等塑料硬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目前产品的不足,提供质地表面粗麻却不刺手,且兼具防火效果的编织用麻面胶条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胶条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胶条包括:纱线以及覆盖于纱线表面的PVC材料,且胶条表面成麻面。
胶条中的PVC材料包含以下原料:聚氯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鄰本二甲酸二壬酯、偶氮二甲酰胺、碳酸鈣、钙锌稳定剂。各原料质量百分比为:聚氯乙烯50~60%、聚乙烯醋酸乙烯酯3~5%、鄰本二甲酸二壬酯20~25%、偶氮二甲酰胺1~3%、碳酸鈣10~15%、钙锌稳定剂2~3%。
本发明制造方法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首先造粒,将原料聚氯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鄰本二甲酸二壬酯、偶氮二甲酰胺、碳酸鈣、钙锌稳定剂依比例进行调配,然后高温混练打熟后,经过造粒机制成PVC颗粒;其次押出,将PVC颗粒加热后,通过押出成型机于纱线一起挤压成型为胶条,并使PVC材料披覆在纱线而达到麻面的效果。
所述的用于制造PVC颗粒的各原料质量百分比为:聚氯乙烯50~60%、聚乙烯醋酸乙烯酯3~5%、鄰本二甲酸二壬酯20~25%、偶氮二甲酰胺1~3%、碳酸鈣10~15%、钙锌稳定剂2~3%。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的胶条将PVC材料覆盖在纱线的外面,由于PVC材料在遇热时不会延燃,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并且包覆在PVC材料内部的纱线由于具有良好的抗张力效果,因此可使编织用胶条更为柔软。另外,在制造过程中在胶条的表面形成不刺手的麻面效果,这样增强了产品的质感,令其编织的产品更具原生态感觉,提升产品的档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造方法,其包含一下步骤:
一、将原料聚氯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鄰本二甲酸二壬酯、偶氮二甲酰胺、碳酸鈣依比例进行调配,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聚氯乙烯50~60%、聚乙烯醋酸乙烯酯3~5%、鄰本二甲酸二壬酯20~25%、偶氮二甲酰胺1~3%、碳酸鈣10~15%、钙锌稳定剂2~3%。
二、然后高温混练打熟后,经过造粒机制成PVC颗粒;
三、押出,将PVC颗粒原料加入到出成型机中,加热后,通过混合机头将纱线与PVC材料高压挤出成型为胶条,并使PVC材料披覆在纱线而达到麻面的效果。
三、冷卻、将胶条经过冷却水槽循环引起收线,令胶条固定,不易变形,达到麻面。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的胶条将PVC材料覆盖在纱线的外面,由于PVC材料在遇热时不会延燃,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并且包覆在PVC材料内部的纱线由于具有良好的抗张力效果,因此可使编织用胶条更为柔软。另外,在制造过程中在胶条的表面形成不刺手的麻面效果,这样增强了产品的质感,令其编织的产品更具原生态感觉,提升产品的档次。
当然,以上所述仅仅为本发明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春凤,未经蔡春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压盛水袋
- 下一篇:用手机作为付款器件的收银机收付款系统和相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