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夹嘴软包装袋制作方法及其专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2639.8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阳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41/60 | 分类号: | B31B41/60;B31B41/14;B31B41/74;B65B3/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嘴软 装袋 制作方法 及其 专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夹嘴软包装袋制作方法及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采用的斜夹嘴软包装袋,其袋型一般为矩型。夹嘴前的原始袋为四边封,嘴不带盖。将此袋的两相邻边的袋角按一定的位置切一斜边开口。由于开口较小,无法自动拉口喂嘴,只能靠人工喂嘴。嘴与袋和夹嘴边用热封模具焊合制成周边焊合的不带盖斜夹嘴袋。由于喂嘴时必须靠人工操作,使得现有斜夹嘴软包装袋制袋整个过程难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低而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斜夹嘴软包装袋的推广使用。
中国专利,专利号02249605.X。名称为:软包装袋焊嘴机自动送嘴焊嘴装置,其所制作的斜夹嘴软包装袋袋型一般为矩型。夹嘴前的原始袋为三边封,嘴带盖。将此袋在所述设备上进行自动送袋,在袋没有封口的一边和与其相邻已封合的一边相交的袋角按一定的位置自动切一斜边,通过拉口装置将袋角拉开,嘴自动送入斜边内一定位置,嘴与袋和夹嘴斜边用热封模具自动同时焊合制成一边没有封合的带盖斜夹嘴袋。物料通过没有封合的一边灌装后再将其封合。其缺点是:液体或粉末灌装时易溅到或散发到待封合的面上,影响灌装后封合质量。
为此,需要改进现有斜夹嘴软包装袋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可快速、方便生产一种斜夹嘴软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斜夹嘴软包装袋的专用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斜夹嘴软包装袋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a、热封:将袋体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用热封模热封,将袋体的第四侧边局部热封形成开口段和半封段,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上的半封段顺次相连;
b、切斜边:按一定角度将所述第四侧边上的开口段及与其一端相邻的袋角切去形成一斜边开口,该斜边开口袋体第四侧边上开口段一起形成有拐弯的开口部位;
c、喂嘴:通过拉口装置将所述斜边开口拉开,将嘴送入斜边开口内一定位置;
d:再次热封:用一与所述开口部位形状一致的拐弯热压片将开口部位及嘴同时热封焊合,从而制成一周边焊合的且不带盖的斜夹嘴包装袋;
e、封盖:将物料通过嘴灌装后再旋好盖。
加工所述斜夹嘴软包装袋制作方法中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拐弯热压片、加热体以及带动两个拐弯热压片张开、压合的驱动件,所述热压片包括有一平行段和一斜角段,斜角段 上开有可让所述嘴上半部套入的凹槽;
如上所述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段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袋体上开口段,所述斜角段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袋体上斜边开口的斜边段,平行段与斜角段夹角与上述开口段、斜边开口的斜边段之间夹角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袋的一侧边上形成半边开口段和半边热封段,半边开口段和与其相邻已封合的一边相交的袋角按一定角度切一斜边开口,在斜边开口喂嘴并采用拐弯热压片热封,使得嘴与袋和夹嘴斜边及另外未封合的开口段同时焊合,这样,避免了最后热封时包装袋出现褶皱现象,包装袋质量高了,外观更平整、美观;
2、物料通过嘴端灌装后再旋好盖,避免液体或粉末灌装时溅到或散发到包装袋的袋面上,影响灌装后封合质量,保证了灌装物料的卫生,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包装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包装袋周边第一次热封后的主剖示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包装袋切斜边开口后的主剖示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包装袋上在切斜边开口处喂嘴后的主剖示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包装袋第二次热封后的主剖示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拐弯热压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斜夹嘴软包装袋制作方法,其包括有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
- 下一篇:红光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