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验无菌灌装设备表面清洗有效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2766.8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方贵权;李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李国钊 |
地址: | 510308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验 无菌 灌装 设备 表面 清洗 有效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验无菌灌装设备表面清洗有效性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啤酒或其他饮料灌装区域设备外部表面的自动清洗系统所覆盖的区域是否完全及其清洗有效性。
背景技术
啤酒或其他饮料灌装区域设备外部表面自动清洗系统所覆盖的区域是否完全,直接关系到设备外部表面的清洗效果,清洗阴影的存在容易导致灌装区域出现二次污染。
检验评价对啤酒或其他饮料灌装区域设备外部表面自动清洗系统的有效性目前只是通过目测自动清洗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经验来进行判断,但并不能真正反映自动清洗系统清洗有效性的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依据清洗阴影定量、直观地检验无菌灌装设备表面清洗有效性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检验无菌灌装设备表面清洗有效性的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A、于设备需清洗的表面均匀布置惰性污染物,表征惰性污染物的覆盖面积S1;
B、启动设备表面清洗系统;
C、表征设备表面残留惰性污染物的清洗阴影面积S2;
D、分析评价S1和S2,得出检验结果。
上述惰性污染物,指的是不会与酒液或饮料发生反应、即使有残留也不会被微生物利用而导致污染的惰性物质。上述表征方法,可采用文字描述和拍照记录的方式得出S1和S2。
进一步,上述惰性污染物为液体,通过喷洒方式均匀布置在设备表面。而喷洒是采用移动式手动泡沫机将液体惰性污染物均匀喷洒于设备外表面,喷洒时间短而且可保证喷洒均匀、完全。
更进一步,上述液体惰性污染物为硅藻土(细土)悬浊液。硅藻土是啤酒厂和饮料厂常用的过滤助剂,为惰性物质,不会与酒液或饮料反应,即使有残留也不会被微生物利用而导致污染。作为优选,硅藻土悬浊液中硅藻土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48%。
上述A步骤中,需待硅藻土悬浊液干结并呈现出硅藻土本身颜色后,才能表征惰性污染物的覆盖面积S1;C步骤中,需待设备表面变干无明显残留水后,才能表征表征惰性污染物的清洗阴影面积S2。更进一步,C步骤中等待设备表面变干无明显残留水的时间应不少于A步骤中等待硅藻土悬浊液干结并呈现出硅藻土本身颜色的时间。
上述惰性污染物的覆盖面积S1不少于设备表面面积的99%。
上述设备为啤酒或其他饮料灌装区域设备。若为啤酒灌装区域设备,其主要由冲瓶机星轮、酒阀、酒机星轮、盖机星轮、压盖头、压盖机出瓶导轨及灌装区域平台组成。
上述D步骤中,所述清洗有效性分析评价是根据S2所在区域和面积大小进行分析,从而改善自动清洗系统的喷嘴设计和布置,记录并标明需要人工加强清洗的区域。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惰性污染物如硅藻土作为介质进行清洗阴影测试,能直观地判断清洗覆盖区域是否完全,并可准确确定清洗阴影的具体位置和面积大小,从而快速直观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设备表面清洗效果和范围是否达到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检验无菌灌装设备表面清洗有效性的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A、于设备需清洗的表面均匀布置惰性污染物,表征惰性污染物的覆盖面积S1;
B、启动设备表面自动清洗程序;
C、表征设备表面残留惰性污染物的清洗阴影面积S2;
D、进行清洗有效性分析评价,得出检验结果。
现以啤酒灌装区域设备为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啤酒灌装区域设备主要由冲瓶机星轮、酒阀、酒机星轮、盖机星轮、压盖头、压盖机出瓶导轨及灌装区域平台组成。按如下步骤进行:
1、配制检测液:选用硅藻土的配制浓度15%~48%。
2、进行喷洒:使用移动式手动泡沫机将硅藻土的悬浊液尽量均匀地喷洒到啤酒灌装、压盖机区域设备表面,应包括冲瓶机星轮、酒阀、酒机星轮、盖机星轮、压盖头、压盖机出瓶导轨及灌装区域平台等。硅藻土覆盖面积应达到99%以上,否则此步骤应重做。喷洒结束至硅藻土基本干结耗时为2~2.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羟甲基丁酸盐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信令传输网络的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