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慢性髓系白血病耐IFN-α标志物基因的诊断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410.X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春;胡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慢性 白血病 ifn 标志 基因 诊断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素耐药性领域,具体涉及慢性髓系白血病耐IFN-α标志物基因的诊断用途。
背景技术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eous leukemia,CML)又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CML临床上以乏力、消瘦、发热、脾肿大及白细胞异常增高为主要表现。CML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不一致。我国的CML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CML的治疗已从传统的抗增殖化疗发展到生物学治疗,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基于BMT受供体来源、患者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实际能接受BMT的患者为数不多,而大部分患者需接受IFN治疗,IFN是具有广泛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研究表明,IFN-α具有多方面抗肿瘤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以及调节免疫系统。接受IFN-α治疗的CML患者中部分可获得血液学缓解,其中仅少数患者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部分患者则呈现对IFN-α治疗的耐受,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两类,其耐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尚在研究中。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同工酶家族成员GST pi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形成有关;GST pi是GSTP1基因的表达产物,是重要的II相生物转化酶之一,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主要参与药物代谢。研究发现,多株对化疗耐药的细胞的GSTP1 mRNA水平升高;多种耐化疗药物的人类肿瘤,尤其是具有多药耐药基因(MDR)表型的肿瘤细胞都高表达GSTP1;癌组织中高表达GSTP1的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显著高于GSTP1低表达患者;高表达GSTP1的转移癌组织的GST pi酶活性明显升高。GST pi既可通过代谢外源性物质而介导肿瘤耐药,又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通路中的部分酶活性而抑制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
迄今为止,尚未有具有干扰素抗性的肿瘤细胞高表达GSTP1基因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常规白血病诊断技术不能检测其干扰素耐受的缺点,首次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鉴定了GSTP1基因表达与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干扰素耐受的相关性,提供一种慢性髓系白血病耐IFN-α标志物基因的诊断用途。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运用RT-PCR分析发现GSTP1基因在呈现IFN-α抗性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T-1/A3R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对IFN-α敏感的姊妹株KT-1/A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甚低;运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IFN-α耐药株KT-1/A3R细胞高表达GST pi蛋白质,而IFN-α敏感株KT-1/A3细胞仅微量表达该蛋白质。以上结果表明,GSTP1基因在KT-1/A3R细胞对IFN-α的耐受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慢性髓系白血病耐受IFN-α的标志物基因用于诊断并指导治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产生以下技术效果:
IFN-α耐药株KT-1/A3R细胞与IFN-α敏感株KT-1/A3细胞中GSTP1基因表达量相差近十倍,可以作为慢性髓系白血病耐IFN-α的标志物基因用于慢性髓系白血病的IFN-α耐药诊断,以尽早明确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IFN-α治疗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其临床治疗。
附图说明
图1 GSTP1基因的RT-PCR凝胶电泳图谱
M:marker;1:KT-1/A3R组;2:KT-1/A3R组;
3:KT-1/A3组;4:KT-1/A3组
图2 GSTP1基因表达水平的统计学分析(n=3)
1:KT-1/A3R组; 2:KT-1/A3R组;
3:KT-1/A3组; 4:KT-1/A3组
图3 GST pi蛋白质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图谱
1:KT-1/A3组; 2:KT-1/A3组;
3:KT-1/A3R组; 4:KT-1/A3R组
图4 GST pi蛋白质表达的统计学分析(n=3)
1:KT-1/A3组; 2:KT-1/A3组;
3:KT-1/A3R组; 4:KT-1/A3R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一次锂电池过放、短路并消除滞后的线路板及其应用
- 下一篇:聚天冬氨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