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用微生态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35473.5 申请日: 2007-07-30
公开(公告)号: CN101138392A 公开(公告)日: 2008-03-12
发明(设计)人: 黄兴国;贺建华;杨承剑;李宗军;黄璜;文利新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1/16 分类号: A23K1/16
代理公司: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颜勇
地址: 410128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饲用微 生态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饲料工业和畜牧养殖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啤酒糟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的饲用微生态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对畜禽的慢性和亚急性腹泻病进行治疗和预防,由于发病原因复杂而收效不大,因此造成用药品种不断更换、药品用量越来越大,由此细菌耐药性大大增强,结果使得畜禽产品中抗生素和化学物质残留量严重超标,在国际市场上明显缺乏竞争力。比如我国向日本出口的肉鸡就因“克球粉”超标,向德国出口的蜂蜜因“杀虫咪”超标被相继退回;运往香港的生猪也被检出了β-兴奋剂,此外,我国出口的畜产品还有因安眠酮类药物、雌激素、抗菌素类药物超标而被取消出口资格的先例。因此,开发和应用能够替代抗生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饲用微生态制剂是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并用于动物饲养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其他名称如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益生素、益生菌剂、益生元、合生素等都属于饲用微生态制剂范畴。饲用微生态制剂属于营养保健类饲料添加剂,具有无副作用、无残留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具有抗病、治病、促生长等多种功能。从其内的有益菌种来讲,美国发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有益菌种,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嗜乳酸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依活菌种的组成,有单一菌制剂和复合菌制剂。市售的多为复合菌制剂,只是其中的菌种种类和数量有别而异。

目前国内外关于利用啤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报道较多:以糖糟和啤酒糟为原料,接入酵母菌生产蛋白饲料,实验结果表明,在糖糟70%、啤酒糟30%的配比条件下,固态法发酵发酵基质粗蛋白从25%提高到36%[郭建华,窦少华,邱然,等.利用糖糟与啤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饲料工业,2005,26(21):48~50.]。也有利用不同原料配比进行混菌发酵啤酒糟来提高其蛋白质的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木霉、黑曲霉和酵母混菌发酵,啤酒糟和麦夫皮配比为4∶1时,在28~30℃,含水量65%~70%条件下,发酵3天后蛋白质质量分数提高到35%以上[全艳玲,解生权,孟素华.混菌固态发酵啤酒糟的研究.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25(3):180~182.]。还有研究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经过初筛、复筛和多菌株优化组合发酵,筛选到7株发酵啤酒糟的优良菌株,最优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高大40.9%,比对照提高42.5%[何佳,田娟,赵启美.啤酒糟发酵蛋白饲料优良菌种的筛选.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9(4):29~30.]。

以上技术方案涉及的菌株主要是为了提高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而筛选出来的,活菌所起作用单一且对动物消化道环境的适应性不强,在动物消化道内的低酸性及胆盐和不同酶的共同作用下很快死亡。目前尚未见多菌固态发酵啤酒糟生产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微生态制剂中活菌所起作用单一且对动物消化道环境的适应性不强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菌种配合使用的饲用微生态制剂,该制剂对动物消化道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有利于维持动物肠道内环境的微生态平衡并能极大地提高动物免疫力。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微生态制剂呈黄褐色粉状,含水量≤10%,含有益活菌总数为9×108CFU/g~1×1010CFU/g,其中德氏乳杆菌(保藏号CCTCC M 207096)为4×108CFU/g~1×1010CFU/g,枯草芽胞杆菌(保藏号CCTCC M 207097)为4×108CFU/g~1×1010CFU/g,奇异酵母(保藏号CCTCC M 207098)为1×108CFU/g~1×1010CFU/g。

本发明的饲用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制备种子液:将德氏乳杆菌(保藏号CCTCC M 207096)、枯草芽胞杆菌(保藏号CCTCC M 207097)、奇异酵母(保藏号CCTCC M 207098)分别接种至MRS液体培养基、肉汤液体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37℃下恒温培养18~24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