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温大红色釉料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5664.1 | 申请日: | 200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武;吴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国鑫民族文化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3C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温大 红色 釉料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温陶瓷大红釉的配制方法,尤其是指中温大红色釉料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要求日用陶瓷制品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日用瓷器为提高实用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往往需要采用多种表面装饰方法,如表达着欢快、喜庆的气氛要使用大红。陶瓷行业中的大多数同行都采用氧化铜作为制作红色釉的主要显色料,让其在还原烧成环境下获得;但由于还原烧成环境难以控制,故而使呈色效果极不稳定,因此大红釉是陶瓷釉色中极难研制的釉色品种。无论是高温或中温陶瓷大红釉,均由PbO-B2O3-SiO2系基础釉和着色剂组成,而PbO铅基在高温易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排放,目前已被国家环保部门明令列为限制减排范围。现有技术中已有发明专利,湖南醴陵市的湖南省天博瓷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6日提出过“中温陶瓷大红釉的配制方法”(专利号:200510031520.X),揭示了适宜于瓷坯在1170-1210℃中温氧化焰烧成环境下使用的一种中温含铅釉料的大红颜料。其难以避免的问题在于铅排出量较大,由此也难以涉足餐具或儿童产品。
正因为如此,尽管世界各国陶瓷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仍未能烧出色泽均匀纯正,有毒物质溶出量和排出量降低到国家环保要求最低限量的大红陶瓷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使坯釉在1220℃~1240℃中温下,能与陶瓷胚匹配烧制出色泽均匀纯正,光鲜亮丽,铅、镉溶出量只有国家同类器型标准1/30的中温大红色釉料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中温大红色釉料的配制方法,其特征是:中温大红色釉料中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钾长石15-25%; 石英10-20%;
方解石5-10%; 煅烧氧化锌0.5-2.5%;
龙岩洗泥0.5-5%; 透明溶块3-5%;
碳酸钡1-5%;
水40-42%;
大红色料5-10%;
上述大红色釉料的配制方法如下:
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取组分中的钾长石,石英,方解石,煅烧氧化锌,龙岩洗泥,透明溶块,碳酸钡;混合磨细21小时,细度达325目;过筛;然后按组分量要求加水调匀,再加大红色料调匀即可。
本发明的中温大红色釉料在陶瓷制品上的应用工艺是:选用上好的中温土料制成坯体,风干24小时,经800℃坯体速烧3-4小时后取出,冷却2-3小时后上上述调配好的大红色釉料。将上釉坯体送进煅烧炉窑存放1小时,点火升温,经9-10小时负压氧化连续煅烧,当炉温从室温升至1220℃~1240℃之间时停火,经自然降温冷却,坯件出炉。再在坯件上帖耐高温金花图案花纸,又送进煅烧炉窑经800℃低温烧成成品。
所述钾长石的成分为K2O.Al2O3.6SiO2。
所述龙岩洗泥的成分为Al2O3.SiO2.2H2O。
所述透明溶块是按如下重量百分比取硼砂16-40%、三氧化二锑5-55%、碳酸锂2~25%、碳酸锶1~26%、二氧化硅7-25%混合磨细,然后放入熔块炉中熔融,倒入冷水中,取出后烘干制得。
所述中温土料是一种瓷泥,所有制瓷基地有销售。
所述大红色料是一种常规的颜料,一般的化工商店均有销售。
所述负压氧化连续煅烧,就是从煅烧炉窑排气口施用抽气设备,使窑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国鑫民族文化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郴州国鑫民族文化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5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决明子保健饮品
- 下一篇:无线局域网通信接口的远程加密监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