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季铵盐多聚-L-亮氨酸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6543.9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汤杰;杨帆;仇文卫;何林美;王博;周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C07C231/14;C07D30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石昭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铵盐 亮氨酸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季铵盐多聚-L-亮氨酸催化剂及其制备和 应用,应用是指该催化剂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确切地说, 是指该催化剂催化α,β-不饱和酮不对称环氧化,属催化剂及 其制备和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活性环氧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合成子,通过选择性开环和官能团转化等反应,可以合成许 多有价值的手性化合物。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催化环氧化 是制备该类光学活性环氧化物最重要的反应之一。而在催化 反应中,采用有机分子作为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具 有不含金属,污染少、毒性小、稳定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 优点,对与合成药物的安全性以及化工过程绿色化具有重要 意义。1980年Juliá首次报道多聚氨基酸可以催化查尔酮类化 合物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Angrew.Ch em.Int.Ed.Engl.1980, 19,929),多聚丙氨酸作催化剂反应的对映选择性(e e%)可达 83%,收率85%。这些氨基酸聚合物被称为合成酶(synthetic enzyme)或合酶(synzyme)。相对于天然酶而言聚氨基酸作为不 对称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具有以下优点:易得、价廉、易从反 应混合物中分离、活性稳定、产物光化学纯度高、易于回收 再利用。此后由于其潜在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业合成中的应 用前景,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大量研 究工作不断见诸报道。改进的多聚氨基酸催化查尔酮类化合 物的反应,可使底物几乎定量转化,同时对映选择性ee%值高 达95%(Tetrahedron Lett.2004,45,5069)。然而,传统聚氨基 酸催化剂至少有3个因素制约其在工业化方面的应用:(1)催 化剂用量大,约为底物重量的200%;(2)反应速度非常慢, 一般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Tetrahedron1984,40,5207); (3)催化剂呈胶状,给实际操作及催化剂的回收带来很大困 难。Geller等报道了在多聚-L-亮氨酸催化的烯烃不对称环氧 化反应体系中加入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 度,降低催化剂用量,但是由于催化剂仍然呈胶状,产物分 离和催化剂回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Tetrahedron Lett.2004, 45,5069)。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人曾将多聚-L-亮氨酸 共价枝接固载在硅胶上,使催化剂呈粉末状,便于回收,但 催化剂用量大(约为底物重量的400%)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并且催化剂在循环使用时对映选择性e e%值迅速下降 (Tetrahedron Lett.,2005,46,566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推出一种季铵盐多聚 -L-亮氨酸催化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由带有氨基的季铵盐与多聚-L-亮氨酸 连接而成,具有如下所示的分子结构式:
其中,R1、R2、R3为C1-C16的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取代 烷氧基、取代芳基或取代杂环基,X-为阴离子F-、Cl-、B r-、 I-、SO42-、BF4-或PF6-,n≥1,平均链长m=10~60。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季铵盐多聚 -L-亮氨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以带 有氨基的季铵盐引发L-Leu NCA聚合,制得季铵盐多聚-L-亮 氨酸催化剂,与制备有关的化学反应简式为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季铵盐多聚-L-亮氨酸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操作:7.8g的L-Leu NCA中加入100~300g无水四 氢呋喃,室温和氮气保护下搅拌,得到澄清溶液;向所述的 溶液加入1~6mmol的季铵盐,室温和氮气保护下搅拌72小时; 过滤,乙醚洗涤,烘干、研细,得粉末状产物季铵盐多聚-L- 亮氨酸催化剂,收率33%~91%,产物的平均链长m=1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页页面部件隐现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效治疗癌症的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