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钻机绞车刹车毂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7023.X | 申请日: | 200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平;张勇;尹永晶;刘洪泽;王芬兰;周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2C33/04;B22D27/04;C21D1/28;C21D1/18;C21D1/1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473065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钻机 绞车 刹车 新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油钻机绞车刹车毂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刹车毂是石油钻机、修井机绞车刹车系统的重要零件,关系到整个钻机、修井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工况条件非常恶劣,刹车毂表面在刹车时与刹带产生磨擦,表面瞬间温度可高达900℃,由于刹车毂内腔设计有循环水套用于激冷降温,松刹车后表面温度在3~5秒内迅速降低。刹车毂这种周期性的加热、冷却,承受着交变的热应力、相变应力以及摩擦力,其正常的失效形式是表面龟裂(典型的热疲劳特征)和过度磨损,因此,为了提高刹车毂的寿命,要求其材料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耐磨性、焊接性、抗热疲劳性能。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2002年2月出版的热处理手册(典型零件热处理)第2卷第3版中对刹车毂材料推荐的是ZG18CrMnMo、ZG40CrMo、ZG35CrMo,其化学成份及技术要求列于表1。
表1 刹车毂用钢及技术要求
上述Cr-Mo系列刹车毂材料用钢虽然耐高温抗热疲劳性能好,寿命长,很少出现非正常失效的问题,但钼铬元素属于我国缺少的金属,因而价格昂贵,尤其是钼铁近年来价格飞涨,使刹车毂材料成本增加很多。因此需要研制既能满足刹车毂恶劣工况要求,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耐磨性、焊接性、抗热疲劳性能,又成本相对较低,还能利用我国富有资源,综合效益好的刹车毂用新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能满足在刹车毂恶劣工况下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同时成本又较低的石油钻机绞车刹车毂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油钻机绞车刹车毂材料,采用低碳Mn-Si-V-RE合金,化学成份质量分数为:C:0.10~0.30%,Mn:1.2~2.0%,Si:0.20~0.50%,V:0.05~0.20%,RE:0.010~0.040%,P≤0.025%,S≤0.025%,余量Fe。
上述石油钻机绞车刹车毂材料的制造方法是:
(1)炼钢工艺:采用电弧炉冶炼钢水,按化学成份和常规冶炼工艺规程要求炼钢;
(2)浇注工艺:采用漏包浇注,出钢温度1620±20℃,镇静5~7分钟浇注,浇注温度1560±10℃;
(3)热处理工艺:正火:920℃~940℃ 空冷
淬火:890℃~920℃ 油冷
回火:540℃~560℃ 空冷
表面中频淬火:870±10℃淬深层厚度3~5mm
本发明化学成份设计的理由阐述如下: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发挥低碳马氏体,具有强韧性高的性能,并利用我国富有金属Si、Mn进行合金化,并加入微量合金化元素V、RE,以进一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并兼固耐磨性能。
C:碳是固溶强化和控制马氏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含碳量增加,强度和硬度提高,但随之韧性下降,并且Mf点降低,从而增加淬裂倾向。对于要求高硬度,抗磨损,耐疲劳的工件,淬火马氏体的碳含量在0.5~0.6%最为适宜;而对于要求强韧性高的工件,马氏体碳含量在0.20%左右为宜。因此在保证强度足够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碳含量,获得低碳马氏体组织,使其具有高的强韧性和较好的可焊性。根据实验结果,确定C的设计含量为0.10~0.30%。
Si:Si的有益作用是固溶强化,增加淬透性,增加回火抗力和将不可逆回火脆性范围移向较高温度,此外Si还可提高钢的高温抗氧化性,显著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在Si含量低于0.6%以下时,在提高强度的同时,韧性几乎不降低。Si的有害作用是增加钢的脱碳敏感性并会形成非金属夹杂物,当Si含量在1~2%之间时,钢的韧性明显下降;当Si含量>2%时,钢的韧性很差。为了发挥Si的有利作用,又尽可能减少其不利影响,确定其含量为0.2~0.5%。
Mn:Mn的有益作用是强化基体的作用很强,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钢的淬透性。Mn还有降低相变温度细化晶粒的作用,这种作用可改善钢的冲击韧性。如含锰量超过2%时,则会使晶粒粗大,产生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而且对焊接性能还有不良影响。根据Mn的有益作用和不利影响,兼固强度、耐磨性和可焊性,因而确定其含量为1.2~2.0%。
V:V在钢中最终形成V(C、N)从而使钢的晶粒细化。为了发挥V细化晶粒的有益作用,确定其含量为0.05~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7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风能建筑
- 下一篇:硬质聚氨酯泡沫连续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