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盘式粘合机旋转定位的方法及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7501.7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顾靖;吕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3/00 | 分类号: | B27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漕***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盘 粘合 旋转 定位 方法 及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盘式粘合机旋转定位的方法及其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盘热熔平板粘合机是通过气缸推动下模、快到位时进行刹车只动、然后定位销进行定位、到位后合模加压进行粘合。通过各种检测开关、传感器将机器下模的位置信息输入PLC微处理器;下模旋转起动时PLC微处理器控制气缸推动下模、当下模旋转到一定位置时,PLC微处理器关闭气缸同时控制刹车制动、等到下模旋转到位,即正对上模时,PLC微处理器控制定位销进行定位;到位后合模加压进行粘合。由于下模运动是靠气缸推动,因此使得位置控制不会很精确;由于运动的下模是靠刹车制动来停止的,使得刹车制动片易磨损;下模到位后是靠定位销来定位,由于下模到位时经常还未停稳,使得定位孔和定位销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足、使转盘运行平稳、起动和停止流畅、位置准确的适用于转盘式粘合机的旋转定位的方法及其机构。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盘式粘合机旋转定位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原点搜索:
PLC微处理器初始化,检查到加压的模板的上、下位置,满足所有旋转条件时,
开始进行零位搜索,转盘以设定速度开始转动、搜索零位;检测到零位信号后,伺服驱动器停下、并将电气零位与机械零位统一起来;
2)数据处理:
设定转盘有n个工位,转盘旋转的机械角度为360°/n,伺服电机与转盘之间设有一个m倍的减速机,伺服驱动器每工作一次,伺服电机则旋转m*360°/n;把伺服电机设定成k个脉冲/转,则伺服驱动器每工作一次,PLC微处理器向伺服驱动器发送k*m*360°/n个脉冲;
3)速度控制:
转盘旋转一个工位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伺服驱动器的运行速度,PLC微处理器通过高速脉冲输出口控制发送给伺服驱动器的位置脉冲的频率,实现对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包括加速度、减速度以及最大速度的控制;
4)位置环的控制:
通过伺服电机上的编码器检测转盘的实际位置,通过伺服驱动器的运行速度进行位置定位控制和旋转到位后的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实现上述旋转定位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盘式粘合机的旋转定位机构,包括PLC微处理器和与转盘相连的电机,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所述PLC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转盘之间设有减速机。
所述PLC微处理器内含有高速脉冲输出口。
所述伺服电机内含有编码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原点搜索、速度控制、数据处理、高速脉冲输出以及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位置环控制,解决了定位不准、刹车片磨损、定位插销易损以及定位控破坏的缺陷;并且由于直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做功效率远高于原有能量环;通过电机将能量传给机械,不象原有的气动元件存在噪音和油腻的污染。另外,本发明以PLC微处理器为基础,具有体积小、功能强、高可靠性和维护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现结合一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转盘式粘合机的旋转定位机构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转盘式粘合机的旋转定位的控制流程;
图3是转盘式粘合机的旋转定位机构的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发明转盘式粘合机的旋转定位机构主要包括由伺服驱动器、PLC微处理器和伺服电机构成的伺服系统。
利用PLC微处理器的位置控制功能,经过PLC微处理器内部的数据运算、数据处理以及逻辑关系的判断、检测伺服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着伺服系统的势能(伺服ON),通过高速输出口按照一定频率向伺服驱动器发送一定脉冲数,从而实现了转盘的加减速、运行速度以及旋转角度。同时伺服系统本身又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根据PLC微处理器送来脉冲的频率和数量来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速度和转动角度,伺服电机再通过其附带的旋转编码器将电机实际运行速度和转动角度送给伺服驱动器来构成一个闭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7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
- 下一篇:在墙体上配线管、线盒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