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的三种膜的综合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7853.2 | 申请日: | 200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肖松;王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王欣怡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9/04;C02F9/02;C02F1/32;C02F3/10;C02F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景观 水体 三种膜 综合治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用于水体处理的膜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亲水性生活环境的需求也在增长,水景在带给人们亲水性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
景观水体具有流动性差、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同时景观水体中有含有大量悬浮物、絮凝物、颗粒物。
静止的不加任何水处理措施的封闭水体,一般在七天后就会变质,水中会积聚大量悬浮物、絮凝物、颗粒物,藻类大量繁殖,极易滋生蝇蚊虫卵,采取化学治理方法和换水的方式可以缓解水体变质,但不是理想的做法。常用化学治理方法为水体中加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混凝剂(常用的有氯化铝、精制硫酸铝、明矾);另一种是灭藻剂(一般为硫酸铜)。加入以上两种药剂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采用这种方式处理违背了自然规律,且它是通过沉淀等方法来治理的,若不及时清除底泥中的沉淀物,被处理的物质又将重新释放,用这种方法处理的过程中,水中原有的污染除去了一部分,却加入了更多的新的化学污染。而采取换水治理方法是通过不断注入净水来替换受污染的水体,这将耗费大量的净水资源。
或者使用膜技术对水体进行处理,但是现有膜技术较单一,一般只针对水体中个别物质的治理,不能在一个装置中同时针对不同物质进行一次性处理。且治理装置都比较大型,影响水面活动、及景观效果,且不适于小型水体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水体综合治理的方法。
对于城市景观水体的三种膜的综合治理方法为:将要处理的水经过光催化膜反应器(1)、生物膜反应器(2)和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3)的处理。
用水泵(8)将要处理的水抽入,经过滤网过滤,再由进水口(4),经过反应器(1)、生物膜反应器(2)和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3),最后由出水口(5)流出。光催化膜反应器、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和生物膜反应器之间由管道(6)相连接。
其中,光催化膜反应器其主体为光催化膜技术,由C波段紫外线(UVC)灯管和二氧化钛(TiO2)镀网构成,其作用为:
使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并降解部分无机化合物;
通过紫外光照射释放出O3等活性物质,周围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及生物分子(如细菌、病毒)被中和氧化成无害物质,同时也可起到充氧的效果。
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其主体为高分子纤维膜技术,主要由颗粒状高分子纤维构成,用于捕获水体中的悬浮物、絮凝物、颗粒物等不易分解的物质。
生物膜反应器其主体为生物膜技术,主要由生物膜材料构成,用于对各种污染物质、富营养化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将NH3、N、P等影响水体“健康”的生化物质从水体中清除。生物膜反应器包括生长在由环形或颗粒状石英、陶瓷材料构成的生物载体上的多种微生物菌群,包括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等形成的生物膜材料。
对于城市景观水体的三种膜的综合治理装置由水泵、滤网、光催化膜反应器、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三种膜的反应器组成。水由水泵抽入,经过一层滤网,随后经过光催化膜反应器、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三种膜反应器,完成整个处理过程。
光催化膜反应器、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的连接次序可以有不同的前后组合方式,并各有不同的功效。
(1)连接次序分别为水泵、滤网、进水口、生物膜反应器、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光催化膜反应器和出水口,如图1所示。
特点:生物膜先将富营养化物质转化,再通过光催化膜,避免引入外来菌种
(2)连接次序分别为水泵、滤网、进水口、生物膜反应器、光催化膜反应器、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和出水口,如图2所示。
特点:生物膜先将富营养化物质转化,再通过光催化膜,避免引入外来菌种,同时通过光催化膜凝结的悬浮物被高分子纤维膜过滤。
(3)连接次序分别为水泵、滤网、进水口、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光催化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和出水口,如图3所示。
特点:首先进行过滤,将较大颗粒阻挡,随后通过光催化膜,冲氧、灭菌同时,凝结悬浮物,再经过生物膜时被完全消化,更便于生物膜对物质的转化。
(4)连接次序分别为水泵、滤网、进水口、高分子纤维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光催化膜反应器和出水口,如图4所示。
特点:对水体中颗粒、富营养化物质由小至大逐步过滤,并在最后将外来菌种杀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王欣怡,未经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王欣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7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精碎机
- 下一篇:一种处理垃圾短信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