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需求分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8001.5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英;金磊云;赵晓晖;陈华;董昀;王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系统集成 业务 需求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需求分析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BPM(业务流程分析)为核心的,通过搭建业务流程结构模型来描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流程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机场建设中的各系统进行业务集成。
背景技术
系统集成是将不同的软硬件产品集成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开发专门定制的应用软件,最终完成满足客户需求的计算机系统。为了达到系统集成的目的,对系统集成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显得异常重要。
如图1所示,为目前普遍采用的需求分析的方法的示意图,这种方法大量采用访谈、引导、确认等讨论方式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整理和需求确认,受到空间、时间、思维深度等诸多方面因素限制而达不到预期目的。
甲乙双方在分析沟通过程中,都在谈需求、讲功能,但却经常出现“此人需求非彼人需求,此时功能异于彼时功能”的情况,难有统一规范的说法,致使需求分析总停留在讨论声中,难以落到实处;最终导致分析方付出巨大努力,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编制出的需求分析报告,却很难令需求方满意,双方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通过这些现象,不难总结出其背后隐藏着的以往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1、需求不明确:目前普遍采用现场访谈方式进行需求沟通,需要投入大量人员和时间,同时需要整理大量的文字材料以反映访谈分析的成果。分析过程中,参与访谈沟通的各方对系统需求的理解和讨论往往局限于企业生产或管理的某一局部,而且不同人群对同一个局部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组织方缺乏将零散局部需求汇总为明确整体需求的方法,更缺乏发现需求偏差的有效手段;其结果必然是遗漏、模糊和矛盾。
2、重点不突出:目前很多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分析对单系统功能点的分析较多、较细,对系统之间嵌套和流程的分析较少、较粗,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分析变成了多个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组合,从而忽略了“集成”这个重点问题,没有取得全局最优。
3、形成集成桎梏:在目前的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分析过程中,往往以信息系统现实为蓝本,关注用户当前需求或系统的当前功能,很少考虑到未来可能会要求新增的某些需求,更难以将未来的需求及时、动态地融入需求分析的过程,造成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在确认之时即为过时之日,无形中变成企业持续改进业务的阻力。
缺乏系统化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是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信息系统集成需求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在机场的业务信息系统的集成过程中应包括有很多参与方,如:各个子系统、集成商、子系统提供商,其他的机场、航空公司,也有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等。而其中机场的主要的子系统还可包括:集成系统、航显系统、广播系统、离港系统、行李系统、行李再确认系统、泊位引导系统、登机桥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门禁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呼叫中心、AMDB、航班信息查询系统、油料公司管理系统等。
目前,现有的机场信息系统的集成大都是针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集成的,没有对业务流程进行反思和优化的过程,很难避免会存在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在需求不明确方面,由于信息系统集成涉及企业诸多因素,以往依靠大量人员投入,进行访谈式的需求分析,参与各方对系统需求的理解存在差距;
在需求重点不突出方面,很多集成项目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过多的借鉴了以前单个系统的需求分析经验,对功能点的分析居多,而对系统间的配合逻辑分析较少,往往在局部功能的优化的同时,并没有在全局上取得最优;
在形成集成桎梏方面,目前的机场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将大部分的精力集成中当前的需求中,但是现今快速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需要机场的业务模式也能进行快速改变,然而现有的集成系统不但不能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反而成为机场业务模式改进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需求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以BPM(业务流程分析)为核心,通过搭建业务流程结构化模型,进行业务流程结构化分析实现业务需求分析,可大大简化对集成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过程,提高集成系统需求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系统集成业务需求分析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对需要进行集成的业务进行观察和讨论,确定集成业务流程的目标;
步骤2、针对所要实现的目标,建立集成业务流程的模型;
步骤3、对集成业务流程模型进行检查,通过找出业务流程中需要改进的差异点,对模型进行修正,反复循环调整;
步骤4、形成系统功能报告、功能数据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8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级钼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乌皱参的育苗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