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植物胶制作软胶囊囊壳的配方及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8549.X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贤;王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士贤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J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6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制作 软胶囊 配方 生产工艺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制作方法生产的植物胶软胶囊囊壳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学等领域的软胶囊(水溶性)制剂生产。
二、背景技术:
软胶囊自1935年问世以来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用制剂之一,它的主要原料是药用明胶。明胶来自动物屠宰后的副产品(主要是猪、牛、羊骨及猪皮和牛皮),但90年代以来英国发生的震惊世界的疯牛病事件波及到了明胶市场。因为牛骨与牛皮是欧洲明胶工业的主要原料,由于公众对疯牛病的普遍担心恐慌,一些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开始抵制来自牛副产品的明胶。与此同时,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要求进口明胶必须是清真的(不能掺和猪皮和猪骨提取的明胶)。但实际上对明胶生产厂来说,由于从各地收购的动物骨大多混合在一起堆放,很难彻底分开,故要求生产明胶的原料绝对符合“清真”的要求恐怕操作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伊斯兰国家也抵制明胶软胶囊制剂的进口,这就给传统的软胶囊制剂产业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寻找非动物来源的明胶替代产品作为软胶囊辅料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发明内容:
就目前软胶囊的状况和国内外对软胶囊的不同需求,本人根据软胶囊的技术特性,经过几年的摸索,开发研制了以植物胶作为主料,甘油为辅料,卡拉胶作凝剂,再配以微量助剂的全新囊壳配方。并且根据该配方生产的囊壳所具有的特性,设计了一套符合该特性的工艺流程。通过该技术生产的样品(小试设备生产)经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软胶囊囊壳的技术要求,且该产品不受气候温度和时间的限制,特别是在崩解时间上要优于明胶胶囊,其崩解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避免了明胶软胶囊囊壳老化导致产品有效期内崩解时限延长的问题。另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网胶回收率可达100%(可无限制重复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取优质植物胶(精制桃胶、精制马铃薯糊精胶、精制粘玉米糊精胶)为主原料,加入少量卡拉胶作凝结剂,然后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当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做增塑剂,再加入适量的纯水后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到入夹套开口容器,蒸气加热,在常压下溶解并脱水,当脱水至含固量在30%左右后出料在加热的(50℃)可移动链带式平板上(平板上涂上不粘层),接着随链带的移动进入隧道式干燥房进行脱水,控制链带走速和风量就可使胶皮自动控制出料含水量。当胶皮脱水到20%以下水分时(手触不粘手)即可进入下一工序进行造粒。
整个造粒过程可连续进行,并可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即胶皮落料后进入压模成型,成型结束后脱掉内模芯,再在成型的囊壳接缝处刷上50%的胶液后把两半成型囊壳合并粘接(加一定压力使接缝充分结合),再通过粒口将内容物注入,当内容物注到粒口时停止加入(控制进料量),然后把粒口封牢(同样施压)。
造粒完成后,再次把囊壳通过可移动链带式网板进入隧道干燥房进行干燥脱水(控制链带走速和风量),当含水量达到产品要求后出料。然后就进入成品检验工序,检验合格后产品进行成品包装(检验和包装车间要严格控制空气湿度)。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植物胶制作软胶囊囊壳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以上即是植物胶软胶囊囊壳的生产工艺,该工艺设计成流水线操作,可有效控制生产环节中的污染源,能提高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士贤,未经王士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8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