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38570.X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0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直流电机 电枢 套装 转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
技术背景
电机制造技术发展至今,特大型电机转轴与电枢支架孔已不再采用键固定的方式来传递力矩,而是采用过盈装配来达到这一目的的。为了确保轴套装电枢支架孔内,经专家验证,支架孔与转轴的温差应为180℃。而怎样获得这样的温差一直是业内人士研究的问题,若采用加热法,即将转轴保持室温,而将电枢加热。因电机绝缘等级为F级,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55℃,故此方法不可行。若采用冷却法,即将电枢保持室温,而将转轴进行冷却。用液氮作冷却剂介质将转轴冷冻(液氮温度为零下196℃),而转轴的材料金相组织和强度在此温度下会发生变化,因此,此方法也不可使用。若采用加热、冷却复合法,即把电枢加热到155℃,将转轴冷冻,一般在环境温度9℃时,用干冰冷却温度达到平衡时最低温度为零下30℃,每台转轴用掉4T干冰、350kg乙醇,并且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生产周期也长,冷热套装后,支架孔与转轴配合处还要作消除应力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既确保电枢支架内孔加热到160℃以上,又确保线圈、换向器温度控制在160℃以下的复合加热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直流电机包括转轴的电枢,所述电枢的支架筒内腔为直径不同的三段式,所述电枢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转轴上。
上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电枢以换向器向下的方式竖放在烘房平板车上,在电枢的支架筒内腔中安装加热器,在电枢上及加热器中安装若干测温元件及测温电偶;
步骤二,电枢整体预热,电枢进烘房,靠烘房内的蒸汽及电热丝预热,烘房预热温度为115℃~135℃,预热保持时间为9~11小时;
步骤三,复合加热,开启电枢支架筒内腔的加热器,与烘房内的蒸汽和电热丝共同加热9~11小时;
步骤四,在支架筒上、下端面的温度达到200℃~220℃,但换向器表面及铁心表面的温度控制在150℃~160℃以下后,电枢出烘房并迅速吊至试验坑上套装转轴。
上述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其中,在执行步骤一时,所述加热器以插套的方式安装在电枢支架筒内腔中。
上述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其中,所述加热器由若干根加热管制成间隔三段式集中段,以使每段加热管的集中段与电枢支架筒内腔的三段腔壁对应,该加热器在电枢支架筒内腔间隔段内对应位置设有防止热量散失的挡板。
上述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其中,所述测温元件在0°时的电阻为100Ω,它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电枢的换向器表面及铁心表面,所述测温电偶为四个,分别安装在电枢的支架筒外周面、支架筒的上、下端面及加热器的加热管空档中。
上述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换向器表面、铁心表面的加热监控温度控制在150℃~160℃以下,支架筒上、下端面的加热监控温度为200℃~220℃,加热器的加热管空档中的加热监控温度为450℃以内。
上述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其中,在执行步骤三时,需对测温元件和测温电偶进行监控,当某一点的监控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可将加热器局部切换加热。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解决了电枢在嵌线、无溶剂整浸后热套转轴的工艺难题,即在电枢绝缘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整体加热,加上在电枢支架内孔再局部加热,从而解决了电枢热套轴工艺要求支架内孔温度加热到160℃以上,又要确保线圈、换向器温度控制在160℃以下的难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且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前加热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大型直流电机包括转轴的电枢,电枢1的支架筒10内腔100为直径不同的三段式,电枢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装在转轴上。
再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大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套装转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8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装置及其漫游接收方法
- 下一篇:高尔夫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