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次bio-bar-code核酸检测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8929.3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贺明星;李凯;肖君华;周宇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次 bio bar code 核酸 检测 技术 | ||
1.一种两次bio-bar-code核酸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磁珠探针、待测DNA和第一组纳米金探针混合,杂交;
(2)分离磁珠,洗涤,加洗脱液,继续保温杂交,磁分离,洗涤;
(3)重新悬浮沉淀,加入第二组纳米金探针,混合,杂交;
(4)分离磁珠,洗涤,加洗脱液,去磁珠,检测上清液;
所述磁珠探针长度为30~50个碱基,分为两个部分,生物素修饰的一端与磁珠连接,这部分序列为随机序列,不与其它探针以及待检的靶序列互补,非生物素修饰的一端与待检的靶序列的一端互补;纳米金探针共有两组,第一组纳米金探针的一端为巯基修饰,该部分碱基能与磁珠的非生物素修饰端互补,而非巯基修饰端则与待检靶序列互补;第二组纳米金探针一端为巯基修饰,一端为荧光修饰,巯基修饰端为随机序列,不与其它探针以及待检的靶序列互补,而荧光修饰端与第一组探针的非巯基修饰端互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次bio-bar-code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珠颗粒大小是0.5~1.5μm,纳米金颗粒大小是30nm,待测DNA浓度是10fm-100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次bio-bar-code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交温度是30-55℃,时间是5-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次bio-bar-code核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交温度是55℃,时间是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89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无纺织布为基底制备柔性电路的方法
- 下一篇:门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