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超高温灭菌和无菌储存中的一种无菌状态下相互衔接的改进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9915.3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5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龚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42 | 分类号: | A23L2/42;A23L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温 灭菌 无菌 储存 中的 一种 状态 相互 衔接 改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食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无菌水制作或无菌物料生产时,在超高温灭菌和无菌储存中,一种在无菌状态下相互衔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为了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流体食品(即无菌水或无菌物料),主要应用超高温灭菌及无菌储存技术,但目前此项技术中最普遍的做法还存在如下一些缺陷:
(1)在蒸汽封口时采用冷凝水+疏水器封口或蒸汽+疏水器直接排放两种方式,此两种方式不但蒸汽排放量过多而且设备运行噪声也大。
(2)设备小循环阀组单独增加且增加的形式不同,所以蒸汽封口方式同时增加并采用不同的封口方式,因此不但能耗浪费大且系统设备的制造成本也较高。
(3)在系统设备进行预杀菌消毒(SIP)时,设备在密封带压条件下运行,存在升温、恒温、降温等多个过程,由于过程衔接温度的变化,同时引起系统设备内部介质的流量和压力都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温度变化过程的顺利衔接,要求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对系统设备内介质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平衡控制,通常的做法是:(a)往设备压力平衡桶补充压缩空气但补充的压缩空气并非无菌。(b)设置的补充压缩空气只有截流排放阀,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系统设备内部介质流量和压力不能做到平衡控制,所以很难保证系统设备的稳定及内部的无菌状态。
(4)在一般的超高温灭菌设备中的换热器内部无菌段前没有二级增压泵,所以往往是换热器内部无菌段压力要小于有菌段压力,一旦系统设备内部有泄漏,就不能确保经超高温灭菌后的无菌水(或无菌物料)的无菌状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在超高温灭菌和无菌储存中的无菌状态下相互衔接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此开发研制了一种新颖实用的在超高温灭菌和无菌储存中的无菌状态下相互衔接的改进方法。为克服市场上原有技术的运行缺点,确保经超高温灭菌后和无菌储存中无菌水(或无菌物料)的无菌状态。本发明改进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项措施及相应优点:
1、设计制造了一种五节蒸汽扩容截流消声器,有效的降低了设备运行时的噪音,同时大大降低了蒸汽的损耗;
2、在超高温灭菌失败或正常生产条件下,小循环阀组处可形成不同的蒸汽封口方式,自动到达杀菌温度的恒温控制,以保持无菌状态,灵活控制,自动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实现不同情况下最合理的蒸汽封口方式,有效保证设备无菌环境;
3、在系统设备进行预杀菌消毒(SIP)时,在系统设备内部不同温度的无菌条件下,对介质流量和压力实现平衡控制,保证设备预杀菌消毒(SIP)的顺利完成以及从预杀菌消毒(SIP)到设备进入正常生产状态的平稳过渡;
4、在超高温杀菌系统设备的换热器内部增加增压泵使设备无菌段压力大于有菌段压力,在即使出现设备泄露等意外情况下保证设备内物料的无菌状态。
本发明采用了市场上通用标准的卫生级机械和材料,经过对系统设备的工艺设计和组装,形成无菌水(或无菌物料)制造和储存的系统设备,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如下优点及经济效益:
1、通过消音器的增加有效减少设备的运行噪音,同时节省蒸汽能耗、很大程度降低运行成本。
2、提高设备运行灵活性,同时保证运行过程物料的安全。
3、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增加设备可操作性及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4、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及设备配备,在功能完备前提下减少生产企业的设备投资。
5、系统设备整体造型美观,运行稳定,并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率,可延长商品的货架期和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五节蒸汽扩容截流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变径接管;2-φ48开孔薄片1;3-φ36开孔薄片1;
4-φ36开孔薄片2;5-φ36开孔薄片3;6-φ36开孔薄片4;
7-φ36开孔薄片5;8-φ25排放口;9-φ51外套管;
10-φ38连接管;11-内外管支撑片。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菌水(或无菌物料)制造系统工艺流程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菌水(或无菌物料)无菌储存系统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9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系数最大值的信号频率分量测量方法
- 下一篇:组合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