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理参数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292.1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浩扬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H04B1/00;G06F17/00;G06Q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理 参数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理参数的数据处理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理参数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都有很大改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费用攀升、交通拥挤、医院容量有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世界各国的医疗模式已经开始从单纯对疾病的院内治疗,逐步向“院前预防、保健,院内诊断、治疗,院外监测、康复以及日常家庭医疗保健”等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化医疗保障体系进行转变。在这个趋势下,适于面向家庭的便携式健康监测和治疗装置,将成为市场需求最多的医疗器械产品。
另一方面,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也正在快速普及,截至2006年底,中国的网民总数为1.37亿,占总人口比例10%,中国手机用户总数为4.55亿,占总人口比例35%。
虽然现今便携式健康监测和互联网、移动通信都各自在迅猛地发展,但是它们之间的结合却还是一个空白,即当前便携式健康检测的模式都还局限在用户自行使用,就如同早期计算机是孤立的一样,便携式健康检测产品所得到的数据也是孤立的、非共享的。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革命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崛起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方式,可以想象,如果把孤立的健康监测产品与遍布全球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相结合,则任何人都能够随时、随地、随身地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便捷监测,实时获得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如饮食、服药建议等),且该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可与其它指定联系人(如亲属、医生)和人寿保险公司、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以及其它被授权许可使用用户的健康分析结果的机构)等共享,并实时加入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将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使用户可随时、随地、随身地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自我监测,并实时获得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如饮食、服药建议等);健康分析结果可与其它指定联系人和人寿保险公司、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以及其它被授权许可使用用户的健康分析结果的机构)实时共享,并实时加入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中,形成一个广域的数字化健康监护网络系统,简称数字健康网络。数字健康网络的覆盖范围是所对应移动通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互联网覆盖范围的总和。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生理参数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便携式生理参数采集终端,采集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并转换为生理参数的电学量,进一步转换为用户的生理参数的数字量并输出;
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接收便携式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发送的用户的生理参数数字量;
应用数据服务器,与所述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进行双向数据交换,其中,所述应用数据服务器包括:
医院数据交换服务器,连接医院信息处理系统,根据用户的生理参数的数字量进行分析,给出用户的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
用户健康档案数据服务器,根据用户的生理参数的数字量、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建立并保存用户的健康档案;
联系人数据服务器,将用户的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转发给指定的联系人;
扩展应用服务器,是被授权许可使用用户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的机构的数据服务器,用于获得用户的健康分析结果和指导建议,供这些机构的管理者参考。
其中,上述系统中所述便携式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包括:
生理参数传感模块,将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变为电学量;
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到所述生理参数传感模块,将生理参数电学量转换为生理参数数字量;
控制存储模块,连接到数据采集模块,将用户生理参数数字量传送至传输模块,并存储用户的生理参数数字量;
传输模块,将用户的生理参数数字量传输到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以及
电源模块,为上述的各模块提供电源。
其中,上述传输模块包括:
网络接口模块,直接与互联网连接,将用户的生理参数数字量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
数据接口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并再通过互联网将用户的生理参数数字量传输到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
无线模块,与移动运营商架设的基站进行无线通信,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用户的生理参数数字量传输到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
其中,上述的扩展应用服务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浩扬,未经吴浩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0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