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枝柴胡提取物及其抗菌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41026.0 申请日: 2007-05-22
公开(公告)号: CN101310731A 公开(公告)日: 2008-11-26
发明(设计)人: 潘胜利;沈亮亮;康云;么春艳;叶元康;董栋;何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233 分类号: A61K36/233;A61P31/04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桂琴
地址: 2004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柴胡 提取物 及其 抗菌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中草药多枝柴胡(Bupleurum polyclonum Y.Liet S.L.Pan),具体涉及多枝柴胡的提取物及其在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有关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在第一个耐青霉素酶的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甲氧西林用于临床治疗葡萄球菌感染不久,1961年在英国发现了世界首例MRSA。从此,MRSA逐渐成为全世界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目前在许多国家仍在增长,MRSA几乎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甚至累及到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1996年在日本首次发现了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即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VISA的出现预示着万古霉素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下降,随之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临床株是否会分离到,成为人们监测和关注的热点。

有研究表明,氟康唑长期应用后不仅不良反应增加,而且部分对多数现有抗真菌药存在天然耐药性的非白色念珠菌(如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呈现多重耐药性的白色假丝酵母菌阳性检出率增加,导致治疗更为棘手。对HIV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氟康唑使用总剂量达到10g或长期使用氟康唑的患者发生耐药株感染。氟康唑在治疗中有诱导菌株产生耐药性的作用,即使仅应用2-3周,菌株也可呈现耐药。而且目前大量预防使用氟康唑,尤其在AIDS等有长期免疫缺陷的患者中长期应用是耐药菌株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草药多枝柴胡是1984年在云南省发现和报道的新种柴胡,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的含量为北柴胡的2~3倍,红柴胡的6~8倍。有关中草药多枝柴胡的用途已引起有关研究者的关注。迄今,多枝柴胡的抗菌用途尤其是其抗耐药性金葡菌和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作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中草药多枝柴胡Bupleurum polyclonum Y.Li etS.L.Pan及其提取物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将上述多枝柴胡提取物作为药物制剂的原料。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中草药多枝柴胡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耐药性金葡菌或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对多枝柴胡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以及对各部位的抗菌药理作用筛选,结果显示,多枝柴胡的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耐药性金葡菌和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作用。

本发明以下述方法制备多枝柴胡提取物。

多枝柴胡根粗粉以含0.5%氨水的95%乙醇提取,提取物以石油醚脱脂,浓缩脱脂后的提取物,然后再以正丁醇和水萃取,取正丁醇层浓缩至干,得黄褐色粘稠状固形物,即本发明多枝柴胡正丁醇提取物。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法进行多枝柴胡提取物的抗细菌和真菌的药理作用筛选。

1)应用纸片法测多枝柴胡各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

菌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标准株(Ca,ATCC10231);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Sa,ATCC26003);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均由国家菌种收藏中心提供。

方法:参照美国国立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公布的纸片法药敏试验标准进行操作。将沙堡弱琼脂培养基及营养琼脂培养基加热熔解后倒入无菌培养皿,35℃干燥20-30min后,挑取Ca(ATCC10231)及Sa(ATCC26003)3-5个菌落于生理盐水,调节菌悬液浓度到1.0×105/mL,在培养基上加入该菌悬液0.5ml,均匀涂布于,经35℃干燥10min后分别贴上多枝柴胡提取物的药敏片(纸片直径为6mm,每片含药量均为20μg),35℃培养24h-48h观察结果,游标尺测量抑菌圈的大小,记录数据。每张纸片含药20μg。白色假丝酵母菌沙氏琼脂平皿涂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营养琼脂平皿涂板。

2)以微量稀释法测多枝柴胡正丁醇提取物对耐药性金葡菌或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