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抑郁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1130.X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太平;韩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生源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K9/20;A61K9/08;A61K9/16;A61K9/48;A61P2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郁 复方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或饮 食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郁症或抑郁障碍是全球性主要精神卫生问题,其病因很复杂,至今尚未 完全阐明,随着现代社会竟争日趋加剧,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情志性疾 病成为当代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人们面临的最大疾病是 精神疾病。WHO估计,全球患抑郁性疾病者有1.2亿到2亿人。1996年,WHO 公布的一项关于“疾病负担”的调查表明:以因病造成伤残(功能缺损)统计, 抑郁症占第二位,占全部疾病总负担的6.2%。这类病人情绪低落,联想缓慢, 言语动作减少,内心体验十分痛苦,常有轻生念头和自杀行为,据报导国外仅 抑郁症自杀死亡率就高达15%。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1-9.5%,约13-20%的人 一生曾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抑郁体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抑郁 症呈逐年增长,估计在25年后,将占疾病总负担10%左右。
目前,世界上治疗抑郁症的化学药物主要有,三环抗抑郁症药(TCAS), 如去甲替林和去甲丙咪嗪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LS),如苯乙肼,反苯 环丙胺和异唑肼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LS),如氟西汀、氟伏草 胺、舍曲林等,另一种是锂制剂,锂用来治疗狂躁抑郁症,以及某些经常复发 的大抑郁症。这些化学药物常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镇静、失眠、体位性低血 压、尿潴留、恶心、呕吐及与食物相互作用。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新的抗抑郁药物亦层出不穷,但由 于抗抑郁谱窄其不良副作用多,成瘾性大且禁忌症多,严重制约了临床的使用。 我国目前市场销售的抗抑郁药主要是西药,价格昂贵,不适合中国国情。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适中的抗抑郁药 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一种饮食补充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它含有选自下组的必要组份 或其提取物:
(a)30-200重量份含挥发油的中药,所述的含挥发油的中药包括香附、石 菖蒲、郁金和砂仁;
(b)100-400重量份含水溶性成份的中药,所述的含水溶性成份的中药包括 柴胡、青皮、合欢皮、茯苓、黄芪、酸枣仁和白芍;
且(a)+(b)的重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30-99.9%,以及余量的药学上可接受 的载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含水溶性成份的中药还包括枳壳。
在另一优选例中,它含有选自下组的必要组份或其提取物:
10—40重量份柴胡;
10—40重量份香附;
10—40重量份枳壳;
10—40重量份青皮;
10—50重量份合欢皮;
10—40重量份石菖蒲;
10—40重量份郁金;
20—60重量份茯苓;
20—60重量份黄芪;
5—30重量份砂仁;
30—100重量份酸枣仁;
10—40重量份白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选自下组的必要组份或其提取物:
15—35重量份柴胡;
15—35重量份香附;
15—35重量份枳壳;
15—35重量份青皮;
20—45重量份合欢皮;
15—35重量份石菖蒲;
15—35重量份郁金;
30—55重量份茯苓;
30—55重量份黄芪;
10—25重量份砂仁;
50—90重量份酸枣仁;
15—35重量份白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含有选自下组的必要组份或其提取物:
20—30重量份柴胡;
20—30重量份香附;
20—30重量份枳壳;
20—30重量份青皮;
30—40重量份合欢皮;
20—30重量份石菖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生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生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