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1367.8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厉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翔;厉敬东 |
主分类号: | G06Q20/00 | 分类号: | G06Q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05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维 条码 收费 管理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费用结算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进行消费并在计费结算支付时,通常通过现金、IC充值卡、储蓄卡、信用卡等,用户需要随身携带现金、银行储蓄卡或信用卡。携带现金有时会没有带够;银行储蓄卡或信用卡有时会忘带或被拒收;IC卡需要经常充值,而且需要押金,使用前必须记住该IC卡内还剩余多少钱,能否继续消费。显然,传统的支付方式有很多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以二维条码的形式将电子凭证发送到用户终端,通过识读电子凭证进行费用结算,解决了消费者使用传统的支付方式仍有不便之处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它包括用户终端、收费管理中心、识读设备以及支付系统;
所述收费管理中心由控制模块、储存模块、电子凭证生成模块、电子凭证验证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所述控制模块对运作过程进行控制、管理与监控;所述储存模块对包含用户信息、电子凭证信息、收费信息在内的各信息进行存储;所述电子凭证生成模块对二维条码进行生成并加密;所述电子凭证验证模块对电子凭证进行验证;所述通信模块提供收费管理中心与用户终端、支付系统和识读设备的通信接口;
所述识读设备对二维条码电子凭证进行扫描识读,识读设备与收费管理中心相连;
所述支付系统通过服务商进行支付,支付系统与收费管理中心相连。
所述收费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是以二维条码的形式将电子凭证发送到用户终端进行识读,并通过移动通信和收费管理中心进行电子付费,其操作步骤如下:
a.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向收费管理中心发送凭证获取请求;
b.收费管理中心根据所述请求将该凭证及用户信息编制成二维条码并加密,然后发送到用户终端上,形成一张电子凭证;
c.用户消费时将用户终端上的二维条码电子凭证显示出来,并在识读设备上进行一次或多次识读;
d.识读设备将从二维条码中读取的用户信息和凭证信息连同验证时间地点信息发送到收费管理中心,由收费管理中心进行验证;
e.收费管理中心计算费用,并向支付系统进行结算;
f.支付系统通过账单或电子支付向用户发送支付请求;
g.用户通过账单或电子支付向支付系统付费;
h.支付系统收到用户的款项后向收费管理系统转账。
按照本发明的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将用户终端作为电子凭证的存储体,通过对电子凭证的识读进行计费结算,并且通过移动通信进行电子付费,从而降低了凭证制作成本。
本发明采用二维条码的图形格式标识电子凭证,提高了电子凭证的安全性和唯一性。在使用电子凭证时,通过识读设备对二维条码进行一次或多次识读验证,进行费用结算,并通过账单或电子支付完成支付。
本发明的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收费管理系统与现有的移动系统和支付系统紧密结合,使电子支付、手机支付等电子商务手段更易于推广使用。
2、使用本收费管理系统,用户只要通过用户终端或者移动电话加电脑即可完成凭证获取全流程,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3、每一张二维条码电子凭证都是唯一的,防伪性能突出,且制票成本低,适用于各种收费场合。
4、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数字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按本发明的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按图1收费管理系统操作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按图1收费管理系统操作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二维条码的收费管理系统,它包括用户终端、收费管理中心、识读设备以及支付系统。图中显示了使用二维条码电子凭证进行计费结算的系统构成。
收费管理中心由控制模块、储存模块、电子凭证生成模块、电子凭证验证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
控制模块具有对运作过程的控制、管理的功能,控制模块按照事先设置的业务逻辑控制和管理各模块的操作流程和信息流程。控制模块还可以具有对运作过程的监控功能。
储存模块具有对信息进行存储的功能,这些信息包括用户信息、电子凭证信息、收费信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翔;厉敬东,未经高翔;厉敬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理信号监测装置
- 下一篇:引擎及压缩机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