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液相和固相快速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1707.7 | 申请日: | 200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葛体达;琼斯D.L.;黄丹枫;宋世威;丁明;唐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3/00 | 分类号: | B0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快速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分离装置,具体是一种土壤液相和固相快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溶液是以土壤液态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可供植物生长吸收利用的各种有效态养分、腐殖酸物质、可溶性有机和无机组分。并且土壤溶液与土壤可溶性组分、土壤固体颗粒、植物根系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土壤溶液的特性。因此,研究土壤溶液的养分、可溶性有机无机组分及其含量在植物营养学、生态学、环境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然而,以往的土壤溶液提取通常都是利用盐溶液(KCl、K2SO4等)、缓冲液(磷酸缓冲液等)或高纯度的水等以一定的水土比进行振荡提取,过滤或离心而获得土壤溶液,这些提取方法由于存在土壤颗粒和提取液之间的相互交换吸附,振荡提取过程的误差等,往往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自然环境下土壤溶液的情况。再者不同的土壤养分、可溶性有机无机组分的提取液不尽一致,这势必造成不同提取液的提取效率不同,从而降低土壤溶液不同组分之间的可比性。因此,本研究室自2006年以来,针对土壤液相和固相快速分离的装置与方法,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实验性探索和研究,本发明是这些研究工作的部分成果。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Elkhatib等于1986年在《Soil Science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美国土壤科学与社会学报》)第50期的297页-299页中提出了名称为“A centrifruge method for obtaining soil solution usingan immiscible liquid”(“一种应用不能混合液体的获得土壤溶液的离心方法”)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了苯甲酰乙酸乙酯(EBA)和四氯甲烷(CCl4)的原位取代离心装置,该装置为苯甲酰乙酸乙酯(EBA)和四氯甲烷(CCl4)中空柱,配有0.45um的滤膜及注射器。主要工作过程如下:新鲜土样加入苯甲酰乙酸乙酯(EBA)和四氯甲烷(CCl4)中空柱中,然后离心,接着将滤液转入垫有0.45um的滤膜的注射器中,过滤即得土壤溶液。该装置和方法由于需加入具有毒性的苯甲酰乙酸乙酯(EBA)和四氯甲烷(CCl4)化学物质,对实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具有一定的隐患,另外本装置及方法操作繁琐,在中空柱中离心后,还需要用0.45um的滤膜过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壤液相和固相快速分离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提取过程中所添加的有毒化学试剂(EBA、CCl4)的使用缺陷和依赖特殊的实验室或工业设备的弊端。本发明可以利用实验室简单的设备、避免使用任何有毒化学试剂,批量高效的将土壤液态和土壤固态快速相分离,获得田间自然条件下的土壤溶液。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盒子、缓冲垫片、小管、大管、盖子,所述的盒子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盒子的上端与大管的底部封闭端螺旋固连,大管的上端开口,大管底部封闭端设有小孔;所述的小管置于大管内,小管为两端中空,上部开口端由盖子封闭,底部开口;所述的缓冲垫片置于大管内,并卡于小管底端,且形状与所述的大管横截面形状相适应。
所述的缓冲垫片,呈扁平状。
所述的缓冲垫片,其内部中空。
所述的缓冲垫片,其直径和小管的直径相同。
所述的小孔,其数量是20个。
所述的小孔,其孔径是0.8mm-1.2mm。
所述的盒子,其材料为聚丙烯塑料。
所述的小管,其材料是PVC(聚氯乙烯)。
所述的大管,其材料是聚丙烯塑料。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将保持田间土壤含水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小管中,盖子封闭住小管的任一一端,装入新鲜的土壤后仅将小管倒扣于大管内,缓冲垫片置于大管中,固定盒子与大管,然后将小管放入大管中,大管的封闭口一端上设有小孔,大管底部通过螺纹旋紧盒子。然后将整个装置放入离心机中,离心过程中,土壤溶液则通过大管底部的小孔流入底部的盒子中,离心结束后,取出装置,将盒子旋下,盒子里的溶液即为分离得到的土壤溶液,从而实现了土壤固相和液相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1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运箱的高密封性密封条
- 下一篇: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的纵横向对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