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2467.2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远;肖明威;李阳阳;余世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4/6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包含催化剂主体组分和助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1)卤化镁与具有4~20个碳原子的醇反应形成镁化合物;
(2)镁化合物与具有至少一个卤素基团以通式R1nR2mSi(OR)yX4-n-m-y表示的硅化合物反应形成中间产物;和
(3)中间产物与以通式Ti(OR3)bCl4-b表示的钛化合物反应制备催化剂主体组分;
其中所述的R1、R2表示相同或不相同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12个碳原子的芳基;R表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X表示卤素;R3是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n、m和y均表示正整数或零,并且n+m≤2,n+m+y<4,0≤b≤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还包括选择性的在任一反应步骤中添加苯甲酸酯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化镁是氯化镁,醇是2-乙基己醇,钛化合物是四氯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化合物是(CH3)2Si(OC2H5)Cl、Ph2Si(OC2H5)Cl、(CH3)PhSiCl2、Ph2SiCl2、CH3SiCl3、C2H5SiCl3或SiCl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甲酸酯类选自对苯甲酸乙酯、对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6.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卤化镁与具有4~20个碳原子的醇在烃溶剂中接触反应得到镁化合物溶液,醇的加入量以卤化镁的用量计,为0.5~6mol醇/1mol卤化镁;
(2)镁化合物与至少含一个卤素基团以通式R1nR2mSi(OR)yX4-n-m-y表示的硅化合物反应得到一中间产物,硅化合物的用量以醇的用量计,为0.25~2mol硅化合物/1mol醇;
(3)以通式Ti(OR3)bCl4-b表示的钛化合物与中间产物接触反应蒸发干燥,得到粉末状催化剂主体组分,钛化合物的用量以卤化镁的用量计,为0.2~3mol钛化合物/1mol卤化镁;
(4)催化剂主体组分与助催化剂按照催化剂主体组分中Ti与助催化剂中Al的摩尔比是1∶(30~300),并接触反应;
其中所述的R1、R2表示相同或不相同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12个碳原子的芳基;R表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X表示卤素;R3是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n、m和y均表示正整数或零,并且n+m≤2,n+m+y<4,0≤b≤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还包括选择性的在上述反应步骤中添加苯甲酸酯类作为给电子体,苯甲酸酯类的加入量以卤化镁的用量计,为0.05~0.2mol苯甲酸酯类/1mol卤化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1)加入苯甲酸酯类参与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4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齿轮箱箱体结构
- 下一篇: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