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2889.X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5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柴象海;金先龙;杨培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角色 协同 仿真 演习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虚拟现实和分布式仿真技术,通过引入粒子系统和智能替身,真实再现演习现场,通过演习应急响应预案指导演习过程,并通过与三维演习环境相同步的演习全程监控平台,对演习过程进行监视与控制,最后运用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匹配与识别技术对演习效果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分布式交互仿真演习环境,提供分布式协同演习环境,支持多角色同时登陆,并根据各自演习预案的要求进行演习操作,演习过程中各角色共享同一演习场景,并可以进行协同动作,执行演习任务;
(2)添加演习应急响应预案,同一个演习场景,通过定义不同的灾难形式,添加不同的演习应急响应预案,实现各级别、各类型的预案进行演习;
(3)建立演习全程监控平台,同步接收来自仿真演习环境中的场景状态和演习人员的行为参数,经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运算和可视化效果处理后显示在监控界面上,同时,以指令发布的形式协调演习的动作;
(4)进行演习效果评估,通过从仿真演习环境和演习全程监控平台采集演习过程和监控过程的数据记录,调用后台数据的智能识别与匹配程序,依据应急响应预案的要求,对演习过程数据进行识别和匹配,得出演习任务完成度和演习过程的综合演习效果评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预案,以演习角色约束、角色与环境的交互规则和角色间协同规则的形式被添加到所建立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演习环境中,实现仿真演习全程的事件触发和流程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演习环境,是指:
①首先进行场景的三维实体建模,实地拍摄场景中每个实体拍摄的图片,最后,应用上一步所处理的图片建立实体模型,实现仿三维效果,并与前面所建立的三维场景相集成;
②通过将多Agent技术引入三维仿真场景建模中,通过定义虚拟节点、虚拟节点之间及虚拟节点与真实节点之间的协同过程,解决数量庞大的密集人员的表现问题;
③首先通过场景触发器,获取用户操作行为;然后通过响应器实现用户行为对场景的控制;最后对用户在场景中的所有行为和操作,根据预先所定义的逻辑规则,以预先约定的格式,实时记入数据库,作为演习结果评估的依据;
④分布式环境下的各个客户端通过TCP/IP协议的Java Socket机制与服务器相联结,服务器负责监听和响应客户端的请求,用户通过浏览器连接到服务器后三维场景自动下载到客户端,Applet运行在浏览器的虚拟机中,而三维场景则在各客户端显示,场景中各实体状态在操作前后发生变化,通过服务器端EAI将这些信息从本地机器上的协同环境中提取出来,根据业务规则层所定义的数据发布规则,由服务器统一负责向各客户端进行广播,改变客户端的场景状态,实现多客户端场景的一致性维护,对于多用户操作的并发控制,采用优先级控制的方法来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演习应急响应预案,是指:通过建立各等级的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详细描述,明确规定事故发生和事后恢复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一系列动作,以演习角色约束、角色与环境的交互规则和角色间协同规则的形式被输入到所建立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演习环境中,实现仿真演习全程的事件触发和流程定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演习全程监控平台,是指:通过与事故发生现场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建立演习监控平台,接收分布式交互仿真演习环境的演习过程参数,并向仿真演习系统环境发送演习操作指令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布式多角色协同仿真演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演习效果评估,是指:演习结束后,针对不同的响应单元,提取演习环境和监控平台的数据记录,然后基于数据匹配与识别技术,依据仿真预案,对参与仿真演习的各角色的行为表现进行全面评估,让参与者对自己的应急能力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为其应急能力和应急素质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28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结构的脚架
- 下一篇:挤出机熔体快速换网器的密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